端午節腳步接近,身邊好多朋友都開始訂粽子
在疫情未平息前,宅在家網購最安全😁
今天分享『⑤招吃粽不增重』撇步✨
#我最愛吃鹼粽❤️ #大家愛吃什麼粽來分享
❶#選擇清爽的南部粽:
南部粽約450大卡/顆⇾以水煮的方式煮熟生糯米,口味清淡且熱量較低。
北部粽約550大卡/顆⇾多用豬油爆香、拌炒,油量多熱量自然高。
❷#替換健康低脂的食材:
全穀雜糧(如薏仁、小米、藜麥等) ⇾取代部分糯米
瘦肉⇾取代五花肉;若能加入些黑木耳、乾香菇增加膳食纖維,才不容易「胃堵堵」不舒服喔!
❸#挑越小顆越好:
越小顆的粽子代表糯米份量較少,熱量也越低;一顆正常大小的粽子約等於一碗飯的澱粉量、沒包餡的鹼粽約等於半碗飯喔。
❹#搭配足量的蔬菜:
粽子主成分是糯米,屬於高升糖指數(高GI值)的食物,容易影響飯後血糖,而且糯米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的問題,即便作為正餐,建議要搭配至少1碗滿滿的當季蔬菜,能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也能補充膳食纖維,幫助腸胃蠕動。
❺#一天上限一顆 #少沾醬
粽子配料如有調味過(像鹹蛋、滷肉、蝦米),就要少沾醬甜辣醬或辣椒醬,來減少鈉量攝取,而鹼粽則要少淋果糖或蜂蜜喔!
希望嚴峻疫情下,大家都能平安健康過端午,開心享用粽子🥳🥳🥳
記得吃飽後不要馬上坐著,在家活動走路,促進消化喔‼️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鹼 粽 升 糖 指數 在 廖容綺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撇步讓您吃粽不增重喔!』🔥🔥
端午節近了,各式各樣的粽子紛紛出爐囉!
你喜歡吃那一種呢?
營養師我啊~最喜歡吃的還是保有媽媽味道的自家粽~
提供小撇步讓您吃粽不增重
✅搭配高纖的蔬菜,建議:竹筍,黑木耳,牛蒡
傳統粽子以糯米為主要食材,糯米是精緻澱粉,升糖指數(GI值)較高,建議搭配纖維質較高的蔬菜,可以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
🏆竹筍:正值產季,不管是冷筍,或竹筍湯都是不錯的選擇。
🏆黑木耳:適合炎熱的夏天,加點醋涼拌,除了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外,還可以幫助消化。
🏆牛蒡:有纖維之王的牛蒡,煮成蔬菜湯,豐富的纖維可以幫助腸胃蠕動。
✅當正餐不要當點心:取代正餐的澱粉,吃了粽子就不要再吃其他的飯或麵食,控制整餐總醣量。
✅肉粽會比鹼粽好:同樣大小的粽子,如果是包餡的甜粽(鹼粽),因為米粒糊化的程度較高,加上會搭配容易吸收的糖粉,所以升糖指數(GI值)較高,有血糖高或胰島素阻抗,或積極減重的人,比較不建議吃鹼粽。
#牛蒡小常識:雖然所含的碳水高會被歸在全穀雜糧類,但其中的碳水是包含了纖維,可以把它當成蔬菜喔!
#端午節
#肉粽
#減重
#鹼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