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大橋重建,蘇澳小鎮浴火重生】
南方澳跨港大橋於去年10月1日斷裂之後,這起事件不只影響當地交通及觀光產業,更影響了當地漁民的作業及發展。歐珀深知斷橋後所衍生的各種問題,所以,也積極傾聽及整合蘇澳當地居民的意見,就是希望把大家的意見,能傳遞給交通部及相關單位,盡快來進行南方澳新大橋的規劃及設計,讓南方澳斷橋的事件從危機變成轉機,藉以讓南方澳能浴火重生,讓蘇澳小鎮更加繁榮興盛。
#大橋重建 #三年完工
南方澳大橋重建的進度期程,歐珀也多次與蘇貞昌院長及林佳龍部長反應務必盡快完工。最後,公路總局蘇花改工程處經過評估後,承諾大橋重建應可於3年內完工!
可是,目前蘇澳當地的民眾卻有不同的意見,像是蘇澳漁會認為原址重建將影響漁船卸貨的作業動線,新橋西側應該北移。又有當地的民眾認為可接受原址重建,不需拆除原有橋梁基座,僅需針對橋體進行重建,如此可縮短重建工期,又可節省工程經費,便能最快解決南方澳的交通壅塞的問題。
2月27日,針對南方澳大橋的設計問題,交通部黃政務次長主持橋梁設計會議,因蘇澳漁會不同意原址重建,希望能夠新橋重建能北移20公尺。對此,公路總局說明,新橋原址重建可在三年内完成新橋,倘若新橋北移則需挖除豆腐岬山坡地,還需辦理環評,需再多耗費1-2年的時間。
當天的會議決議事項,請公路總局已不挖除豆腐岬山坡地之原則下,再行研究新橋重建北移之可行性,行政院工程會吳政委於3月17日再邀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決定施工方案。
#南方澳跨港大橋 #國際觀光漁港
南方澳大橋的重建,絕對是關乎蘇澳鎮發展的百年大計,於是,歐珀請交通部與蘇澳漁會及當地居民開會協調,整合大家的意見及需求,歐珀督促交通部及承辦單位,針對新跨港大橋的設計,要以安全,美觀和施工快速為根本,採用耐久年限100年,抗鹽分腐蝕及耐震7級等逐步規範最高等級設計標準。
南方澳漁港是台灣三大漁港之一,南方澳要蛻變成為國際觀光漁港,跨港大橋的重建更是關鍵,現階段新橋設計因地方上有不同的建議,致使新橋的設計進度暫停。面對新橋要三年內完工的承諾,又必須整合地方的意見,施工單位確實面臨考驗。
無論如何,歐珀也會肩負起民意代表的責任,擔任地方及中央的溝通管道角色,無論是新橋原址重建、新橋北移等方案,會敦請交通部儘快評估,並依據當地的需求,提出最適合的新橋重建方案,並力拼三年完工的目標,希望中央及地方共同努力讓南方澳再現榮景風華。
#拚建設顧生活
#南方澳跨港大橋
100年耐震設計規範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晚十點公視我們的島 #地震國的建築
今年是921地震20週年,規模7.3的九二一地震,震撼全島,造成10萬間房屋全倒或半倒,很多建築都是因為頭重腳輕,或梁柱的承載力不足而倒塌。如今20年過去了,台灣建築的耐震力補強得如何呢?今晚一起關心我們的居住安全。
▎公視我們的島│ 9/23(一)晚間十點
https://reurl.cc/W43mdD
►地震國的建築
►燃燒的未來
▎921地震20周年 系列報導 ▎
改變台灣的100秒 變遷
👉https://reurl.cc/9zrkoO
改變台灣的100秒 躍進
👉https://reurl.cc/31anr0
每當地震時,大家是否對自己住家的耐震能力感到安心呢?還是存著搖一搖就過去的僥倖心理,而對老舊建築的結構安全視而不見呢?
===========================
【地震國的建築│9/23(一)晚間十點│公視我們的島】
規模7.3的九二一地震,20年前震撼全島,造成10萬間房屋全倒或半倒,很多建築都是因為頭重腳輕,或梁柱的承載力不足而倒塌。
九二一之後,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以實際大小的梁柱,模擬各種地震強度,測試不同梁柱的耐震能力,當時震災的慘痛也促使官方對建築設計規範做修正;但是放眼望去,台灣建築大都是九二一地震之前興建的房舍,且在災後有做耐震評估與補強的建築,也是少之又少。
如今20年過去了,台灣建築的耐震力補強得如何呢?下周一9/23晚間十點播出「地震國的建築」,一起來關心我們的居住安全。
#九二一 #地震 #建築法規 #耐震力
◎我們的島相關專題:
●我的房子安全嗎? http://bit.ly/2lVLqym
●防震建築 http://bit.ly/2lOru06
===========================
我們的島▲公視每周一2200
設定【搶先看】訊息不漏接
守護環境↗大家一起來分享
100年耐震設計規範 在 吳敦義 Wu, Den-Yih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義氣讀報:
國震中心主任黃世建指出,這次倒塌的大樓與2016年台南大地震的維冠大樓、1999年921地震的東星大樓與博士的家,都有同樣特性,都是 #1999年以前的老舊建築物,因為耐震設計規範較低,且屬於 #住商混合大樓、飯店、集合住宅等「#軟弱底層」大樓(所謂的「軟弱底層」,就是住商混合,一樓等底層為開放空間,牆壁不足,上層又是居住用途,形成類似「頭重腳輕」現象。),加上又 #處在斷層附近,才會導致倒塌。/ 政府推動 #老舊私有建築物耐震補強,始終停滯不前,主要原因是建物的所有權人多,要取得100%同意十分不容易,需要公權力介入,防災都更不應只是拆除重建,也要鼓勵耐震補強,建議立法簡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