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照管 #創傷接觸反應 #同理心疲勞 #同理失衡
#次級創傷壓力症候群 #替代性創傷 #次級創傷
#secondary_traumatic_stress_disorder
#vicarious_traumatization #compassion_fatigue #secondary_trauma
無論你是社工、生態學家、教師、消防員、醫療人員、警察、環保人士、居家照護員、軍隊人員、家暴工作者、生物學家、動物收容所的職員、國際紓困工作者、社會改革運動者,還是照顧年長父母或幼兒的人,都需要瞭解創傷照管。簡言之,任何會面對他人或地球的苦難、痛苦與危機的人都需要創傷照管。
無論我們接觸到的創傷或重或輕、是突發性或是漫長的事件、屬於單一事件或反覆發生、廣為傳播或鮮有人知,這套方法都一體適用。我們要管理的事物包含但不限於我們選擇投身志業的動機、我們的助人哲學、我們提供照顧的態度以及我們安排自身生活的日常決策。
創傷照管不只是一個理念,而是一套個人、機構與社會,為面臨困境、痛苦或創傷的人類、其他生物或地球提供照顧時,可以採行的標準做法。支持創傷照管的人相信生活中同時存在快樂與痛苦,只要我們能夠培養對當下的覺察力,即便面對極大的苦難時也堅定不移,就能讓痛苦蛻變成有意義的成長經歷,也能讓自己從這樣的經歷中復元。
創傷照管呼籲我們透過照顧、幫助與負責任地引導那些正在痛苦中掙扎的人,進而在我們的職場與個人生活中處理壓迫與創傷。與此同時,我們也不會吸收他人的痛苦,更不會把他們的痛苦攬到自己身上。創傷照管實踐者相信,如果要長期投身於減輕他人與地球的苦難,就連最急迫的人類與環境問題,都必須有計畫性地以能夠永續發展的方式回應。只要我們發展出敏銳的覺察力,幫助我們不只照顧他人,也照顧自己,就更有潛力以符合道德和正義的方式,為未來世代促進改變。
這種做法的好處顯而易見,也會帶來深刻的挑戰。我們也許需要質疑一些根深柢固的生活與工作理念,才能有效落實創傷照管。許多人可能在私下或是很直接地表示,我們認為自我犧牲的意願越高,表示我們投入工作的程度越大。儘管我們知道這樣的內在信念絕對需要改變,才能幫助我們更重視自己,使我們變得更健康,但要改變行為、採取不同的做法可能得耗費龐大心力。
因為我們需要高度自覺,才能奉行創傷照管,我認為有必要先為改變自己的過程打下基礎,並解釋我為什麼呼籲用全新的方式來看待我們全體的志業。
創傷照管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學習無論有多困難,都必須在我們的經歷中專注於當下。早期美國散文家與詩人愛默生曾說:「在薄冰上滑行時,安全的關鍵在於速度。」我們的目標與他相反:面對令人震撼的情境時,要把自己的步伐放得足夠緩慢,好讓我們有機會對自己內在思緒的轉變抱持好奇心。我們要能「專注於自己當下的感受」,在本書中,此做法的意義近似於「正念」(mindfulness)。在大量著作中提倡於醫療中應用冥想的科學家、作家與教育家喬卡巴金說,正念可以定義為「以特定方式專注;刻意聚焦在當下,但對於當下的感受不做任何評判。」醫師、研究者與教育家丹尼爾席格則認為正念是「注意到自己的意識,並專注於自己的念頭。」
當你開始觀察自己時,可以為自己著迷與好奇,但絕不批判,避免用對錯、好壞、病態或健康等二分方式思考。馬拉松教練常告訴選手要打開心胸、放鬆肩膀與下巴,我們學著摒棄習以為常的二分法思考方式時也可以仿效他們,要自己的內心敞開、放鬆。只要這麼做,我們就能在自我探索方面大有進展。
自我探索的問題應該類似於這種形式:「如果我在某時或是長期接觸苦難,是否可能受到影響?」就這麼簡單,別下結論、別下判斷、也別冒出任何帶有防備心的反應,只要好奇就好。我們提問:「我和過去有什麼不同?」留意到某些改變可能幫助我們進步,並更貼近自己相信的價值。然而有些時候,留意到改變可能使我們感覺陌生、憤怒或困惑。藉著這套對自己抱持好奇的工具,我們能夠注意到自身、人際關係與工作上的變化。曹洞宗禪師鈴木俊隆曾說:「你
們都很完美了,只不過是追求錦上添花而已。」
探索創傷接觸反應的過程中,維持對自己與他人的同情心至關重要。「創傷接觸反應」指的是我們在生活中或工作上見證或分享他人的創傷後,為了對抗創傷遺留的影響,進而在自覺或無意識的情況下發展出眾多應變策略。我們將在第二部分更進一步瞭解這些反應。當我們越是保護自己,而非完全專注於當下生命中的變化,就越容易受到創傷接觸反應影響。面對創傷接觸反應,別浪費時間貶抑自己或是論斷別人,而要盡可能敞開心胸。若喪失同情心,我們的思考與感受力就會開始受限。如果要在自我探索的旅程中達到最佳效果,我們無論在思考或感受上都要感到充實富足,越能笑著度過這些過程越好。
我鼓勵你們銘記,我們不必改變世界,也能改變自己的生活體驗。這個說法聽起來讓人很難接受,畢竟我們可能致力於在各種不同的領域上促進社會進步,且認為自己的工作與正義、平等和自由等大哉問息息相關。我們可能認為,若專注在自己身上,就是拋棄了使命。事實上生命中有很多事情我們無法掌控,但我們確實可以控制自己在各個時刻面對自身處境的反應。如果我們的快樂和成就感取決於外在事物,幸福的條件就永遠建築在等待上。例如:「等老闆走了,我就會感覺好一些。」「只要拿到更多資金,事情就會更順利。」「如果我可以完成研究計畫,就會更快樂。」
許多傳統教導我們與其仰賴外在事物,應該創造以及重塑自己的感受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且可以換個角度體驗周遭的環境。我們可以問:「我把自己的焦點放在哪裡?」放下恐懼,只觀察眼前的一切,當下肯定有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如同大屠殺的受害者與日記作家安妮法蘭克所說:「現在任何人都不必等待,就能開始著手改善這個世界,這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啊!」
切記,本書的核心宗旨就是我們能夠自由選擇自己的道路。我們正在描繪一幅可以幫助自己著手進行創傷照管的地圖。越瞭解自己當下的位置,就能更好地選擇目的地。我們的第一步就是慢下來,仔細思考自己身在何處。在你這麼做時,記得你可以決定針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採取什麼行動,並立志以值得敬重的方式處理你面對的問題。這樣的想法可以幫助你長期維持充滿意義與動力的生活。
--
如何協助他人排解創傷?
如何在受他人創傷影響後,自我修復?
一本人人都需要的療傷書!
「好像做什麼也改變不了現狀……」
「我覺得自己永遠做得不夠多……」
「下班回家除了看電視,我什麼也不想做……」
「我累積了一堆怒氣,就快要爆炸了……」
「孩子說我再也不陪他們玩,也不唱歌或大笑了……」
「如果我離職了,還有誰能做這件事?」
若你驚訝地發現自己不僅遇過類似情境,還有過相同感受,就是出現了常見的「創傷接觸反應」。就像畫家的衣服會沾到顏料、園丁的指甲縫裡會塞滿泥土,幫助他人面對創傷、接收過多負面消息也會留下印記。這些都是為了對抗創傷遺留的影響,進而在自覺或無意識的情況下,發展出的應變策略。
而你需要的並非放個長假、吃頓大餐,而是「創傷照管」。
這個由創傷接觸領域先驅蘿拉.李普斯基提出的概念,將在本書中獲得完整解釋。不僅涵蓋「如何協助他人排解創傷」「如何受他人創傷影響」「如何解讀並從經驗中學習」等一系列自我對話的過程,還打破受創者與幫助者之間的界線,分辨與管理創傷造成的影響。作者並提出「創傷照管五大方向」,由內而外提升照顧自己、他人以及環境的能力。書中還舉出十個各行各業的真人實例,讓創傷照管更貼近現實生活。
本書既是引導方向的羅盤,也是能夠實踐練習的指南,使我們面臨嚴峻挑戰時,仍能維持身心健全,並在他人和周遭環境需要時伸出援手。
📖《創傷照管: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
Trauma Stewardship: An Everyday Guide to Caring for Self While Caring for Others
作者:蘿拉.李普斯基與康妮.柏克
書籍資訊:https://tinyurl.com/tf3xumr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compassion_fatigue」的推薦目錄:
- 關於compassion_fatigue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ompassion_fatigue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ompassion_fatigue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compassion_fatigue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ompassion_fatigue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ompassion_fatigue 在 Compassion Fatigue: What is it and do you have it? | TEDxFargo 的評價
compassion_fatigue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二天(上课)
06/06/2014
这两天的头脑几乎是肿胀而庞大的。
装了很多有关失落与哀伤 (grief and loss) 的知识。
如果晚上不花时间去消化的话,
我知道接下来连续九天马拉松的学习,
一定会让我坚持不下去。
加油,以量。
1。不管我们在用什么 model,我们都需要知道 working alliance (工作关系),也就是个案及辅导员的工作关系才是最关键能让个案成长的。不管辅导员背后用的是什么 model。而且这个 working alliance 好不好与否,是由个案来决定。而非辅导员来决定。
Evidence-Based therapy relationships
http://www.nrepp.samhsa.gov/pdfs/norcross_evidence-based_therapy_relationships.pdf
2。Death-denying society:我们的社会还未开放到对死亡无所不谈的状况。拒绝讨论死亡的现象,有时是人类的一种防卫机转 (defense mechanism),内心对死亡的恐惧无法面对,所以唯有压抑、唯有沉默、唯有安静。也同样地希望对方也一样压抑、沉默及安静。要松动整个 death-denying society phenomenon 真的不容易,要一步一脚印,慢慢走,慢慢影响。
3。不管你用什么 model 来协助丧亲者或病人,作为辅导员的我们需要两种思维。第一种 : intra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grief situation。要了解个案与自己的关系如何,个案自己内心的哀伤状况。第二种:functioning。要了解个案如何运作。 我觉得第一种是有关内在。第二种是有关外在。换句话说,当一个人面对哀伤的时候,我们要和个案一同探讨两个方向。内在资源以及外在资源。让个案继续活下去。
4。如果硬要说 intensive grief 是一种病状的话,它其实 adjustment 出了状况。因为我们遇到失落,要调适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一下子无法调适内在及外在,那是一个最普遍不过的事情。是调适的问题而已,而非病态。
5。大部分的人遇到哀伤都能自己痊愈,因此相信每个人拥有足够的内在资源去面对自身的哀伤。也相信每一个人对自己的问题拥有自己的答案,我们这些助人者只是需要陪伴、催化(facilitate)。不要去干扰每个人的哀伤步伐。毕竟每个人的哀伤都是如此独特、如此珍贵、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
6。在美国,辅导资源、辅导学派比比皆是。在马来西亚,有关哀伤辅导的资源少得有些可怜。 一旦发现辅导员本身无法 handle 对方的案件,需要 refer out (转介)并非易事,不过话说如此,今天与同行们上课的对话很棒,让我找到六个考虑点。
a) 需要助人者的 supervisor 给予 individual supervision,work on personal challenges、development、issues (eg. counter transference, primary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own grief history).
b) 需要助人者的 supervisor 给予 group supervision, workn 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tervention, skills etc.
c) 一个团队,如果可以的话,聘请 in-take counsellor 来筛选哪个个案适合哪个团队的辅导员。
d) 如果可以的话,每一个新的案主,都可以提供免费的 30 分钟的对谈服务。让案主了解往后的陪伴方向,也让助人者决定是否适合继续做陪伴的工作。
e) 寻找国外的资源来支持我们。 via skype, phone support。
f) 或许电话上的 screening 也不妨考虑。 在电话上先说清楚彼此的动机、方向及责任。
7。老师一直鼓励我们不要把个案放在前提。一定要把自己放在前提。用了两个例子来隐喻我们自己是最重要的。第一:飞机缺乏氧气的时候,首先必须要先给自己氧气罩。第二:游泳池救生员看到有人溺毙不会直接跳下去救人,而是把一个救生圈丢给对方、或者拿出一个棒子,伸出 helping hands,让对方拿着棒子或救生圈,慢慢拉着他回到池边。大部分助人者 burn out 是因为 compassion。所以有一个种疲惫叫做 compassion fatigue。听了,很有共鸣。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passion_fatigue。
8。老师也是说他不相信 DSM V。太多人把哀伤 (Grief)变成一种病症,有些被诊断成为 depression、ADD、anxiety disorder 等等。其实这只是一种生命调适的落差。大部分人的哀伤都会被误诊。结果,变成是不断吃药、服药,而没有透过真正的 grief work 来处理自己内心的哀伤。 实属可惜。
9。Talk therapy 本身就是一个疗愈。透过 对谈,快乐会加倍、伤心会减半。
10。大部分的哀伤工作都是因为要鼓励当事人 thinking of the deceased (想起往生者)。话说如此,我们有一位学员和我们分享非洲有一个民族是不可以说起往生者的名字。我也作出分享有一些道教信徒也相信我们不可以在往生者去世后常谈起他、不要流眼泪。 这样会对往生者在轮回的过程不舍的离开现在的环境。因此,不管怎样,每一位哀伤工作者 (Grief worker)都需要敏感每一位来寻找协助的案主的背景。
要对每个个案的GRRAACCEESS都要非常敏感、要有 sense。
http://mftcourses.net/documents/burnham%20et%20al%202008.pdf
GRRAACCEESS = Gender Race Religion Age Ability Class Culture Ethnicity Education Sexuality Spirituality
你就会发现每个个案都是独特的。
11。我也很同意老师所说的:不管你是帮忙怎样的案主,不管你是协助那一个年龄层次,每一位案主面对的问题一定和他们的失落与哀伤有关。因此,老师很鼓励每一位助人者都需要了解如何协助个案的失落与哀伤。 我非常认同。Losses 是我们人类很大的一个 theme。
12。你必须要知道不是每个丧亲者都会思念、都会爱往生者。那些 love-hate relationship,需要我们更敏感地去看见。不是所有离开我们的,我们都爱。我觉得爱的人,我们给他一个思念他的位置。如果是恨的人,不妨也给他一个宽恕及原谅的位置。如果做不到,不妨也就索性给他继续恨的位置。放不下的,也不妨留着。因为,不管你放不放下,任何有关我们哀伤与失落的议题,一旦没有处理好,它自然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重复出现,直到我们能够给往生者与自己的关系找到一个平衡及舒适的位置。
13。老师一直说我们这些助人者要懂得 normalized the grief。其实我是不认同的。我觉得 grief 是没有 normal 及 abnormal 之分,反而是有 common 及 complicated 之分。与其 normalized the grief,我个人觉得是 commonize the grief。并非让哀伤正常化,而是让哀伤普遍化。 有些丧亲者会询问我们:“请问我这样是不是不正常?”我通常都不会说:“你是正常的。”我反而会说:“你这样的反应是普遍的,其他的丧亲者也有类似你这样的反应。”
14。辅导新手最常问督导的问题是:“在丧亲者面前,我可以流眼泪吗?”你会发现我们的社会或许会有三种反应:
a) 你是专业的。请不要显露你的脆弱。
b) 如果你是女性辅导员,我 OK。如果你是男性辅导员,我不 OK。
c) It is ok for you (as a counsellor) to cry, by all means.
辅导员是否能够流下眼泪?我目前比较贴近自己的答案是:“作为心灵工作的人们,请不要压抑自己真诚的情感,也不要发泄内心的哀伤。在案主面前,展现两极化的反应都不恰当。压抑情感,会伤害自己。发泄哀伤,会喧宾夺主。让眼泪流下来,坦诚地抹下眼泪,在对谈准备结束前,诚恳地询问案主刚才你的流泪是否会让他被干扰。如果没有,感谢他允许你流泪。如果有,请多说,然后说道歉。之后,也询问案主刚才对于你的流泪,他是否会好奇?如果没有,感谢他。话题就在此打住。如果有,请稍微分享一些 self-disclosure。让这个 self-disclosure 继续提升 working alliance 的品质。有了这个流眼泪的 debriefing 会 shift your personal self back to professional self。”
15。有些生气往生者或者生气神明的丧亲者,很难流通自己的愤怒。所以要允许对方无法流通内在那股生气。可是要继续提升他对生气的 awareness。不用立即刺穿,慢慢陪伴,总有一天,当个案准备好了,生气就自然能流通了。因此,很多疗愈的时刻,都不是在辅导室发生,grief work 需要时间的酝酿。可是时间本身无法让复杂性的哀伤痊愈。Grief work 是必须的。
16。有人如此说:“生气神吧。祂有能力 handle 你的生气。生气往生的他吧。他也同样有能力 handle 你的生气。”
17。尽管病人或丧亲者只有 1% 希望, 我们也不可以夺走他们的希望。哪怕那 1%希望也是假的希望(false hope)。We are not playing the role to take away their hope。
18。树倒猢狲散。有时候,死亡的现象,很残忍。尤其是扮演家里最重要的支柱角色的往生者一旦离开人间之后,你就看到这个家,它就散了。散的原因是因为彼此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彼此的声音没有被听见。最后要如何安排往生者的葬礼的过程也是如此复杂。 对于还未去世的人,不妨先考虑好好规划自己的善终,来避免或减少“树倒猢狲散”发生的可能性。
19。It you don't deal with the grief, it will reappear into your life.
20。作为教师或校长的,要如何知道你的学生们有状况。 食堂午休是最好的一个时空,让你看见有状况的学生。如果他们都安静地坐在食堂角落用餐、或者坐在课室里安静地不进食,这些行为都用很强烈的声音告诉我们:让我们给他们多一些关爱。So silent, and yet so loud。这些非言语行为告诉我们,孩子出了状况。如果你不晓得如何关心他,就一句话:“你叫什么名字?”然后念出他的名字说:“xxx,你好。”给他一个微笑,拍拍他的肩膀,就足够了。如果每一位老师及校长都能够给他们一个个的微笑、一个个的肩膀。孩子的生命,就会回来了。
以量 很感动。很满足。很好的学习。
06/06/2014
(照片摄于尼泊尔)
compassion_fatigue 在 Compassion Fatigue: What is it and do you have it? | TEDxFargo 的推薦與評價
In this compelling talk, Juliette introduces us to “ Compassion Fatigue." A hugely pervasive syndrome that not only affects people lik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