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退燒原理】
昨天打了AZ疫苗之後,果然還是發燒了😂
(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
自己配合中西藥合併使用之下,
加速發汗退燒解熱效果,
今天才能很順利的看診。
下面就來分享一下中西藥的退燒原理吧!
▎為什麼會發燒?
發燒,是身體的主要免疫反應之一。
當人體接觸到「致熱源」,便會將下視丘的「體溫定點」(set point)調高,於是人體體溫便會逐漸上升以達到新的高體溫定點(如:38-39度),這就是發燒的過程。
致熱源包含了「外來性」的細菌、病毒,所產生的毒素,他們會直接刺激人體的體溫中樞觸發發燒反應。
或者是「內生性」致熱源,由人體免疫系統面對感染發生時(或是施打疫苗可能觸發),自行產生的發炎介質、各種細胞激素(Cytokines),像是白介素-1(IL-1)。
▎發燒會畏寒?退燒會出汗?
人體在進入發燒的過程,首先體溫定點會被升高,例如從37度升高到38度。
這表示,只要在體溫在上升達到38度之前,大腦對體溫的感受是「認為自己很冷」,進而觸發各種能夠幫助升高體溫的機制:畏寒、顫抖、雞皮疙瘩、血管收縮⋯等反應,最後達成「體溫接近高體溫定點」的結果,這便是發燒。
反之,一但體溫上升超過體溫定點之後,身體便會覺得熱,於是開始進行散熱:流汗、毛孔擴張、血管舒張⋯等反應,而後體溫開始下降,回到正常原始的體溫定點。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想要讓身體快點「進入退燒狀態」,有三個方法:
1. 把體溫定點下調,加速回歸發燒前的低體溫定點。
2. 把人體溫度升高,加快體溫達到體溫定點的過程。
3. 體溫定點下調的同時,也將自體體溫上升,加速兩者接近、觸發出汗的效果。
▎西藥的退燒原理
西藥常用的退燒藥有兩大類(類固醇之外),
一類是Acetaminophen(如:普拿疼)。
一類是NSAIDS(非類固醇消炎藥,如Aspirin、Ibuprofen、Diclofenac....)。
像NSAIDS藥物,主要是中斷發炎反應鏈,減少人體自己產生的「內生性致熱源」,於是導致體溫定點下調,因此可以消炎、止痛、退燒。
而普拿疼,則是被認為是直接影響中樞神經內的發炎受器(COX-2),導致體溫定點下調,造成退燒效果(但無法明顯消炎)。
因此,這些藥物都是以上面說的第一種方法-「降低體溫定點」做為退燒方式。
▎中藥的退燒原理
中醫來說,治療這類感染發炎性病症,有一本很有名的著作-傷寒論,便是為此而生。
書中記載了人體遭遇感染之後的各種發炎反應以及病程變化,同時也紀錄適應於當下病理情況的治療方針。
其中以「太陽病」篇,描寫了最多關於「發燒、惡寒」的相關情形。
像是最基礎的條文:「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其實就是在描述人體「即將發燒」之前,「體溫定點上升而體溫未至」所導致的惡寒怕冷反應,頭項強痛則是人體中各種發炎介質所引起的症狀表現。
而關於人體發熱後「是否出汗」,對中醫用藥上是很重要的鑑別。
因為,根據上面提到退燒出汗的原理,我們可以知道,當已經有出汗現象,表示發燒情形不嚴重,已經進入退燒階段,人體有自行緩解的能力,僅需要幫助發汗順利即可(桂枝湯、熱稀粥)。
而相反的,當體溫已經持續上升,人體卻遲遲沒有出汗反應、同時持續有惡寒現象。
這就表示身體設定的體溫定點很高(體溫已經上升還是覺得冷),可能是較嚴重的感染、發炎反應所導致,以中醫的名詞來說,屬於「傷寒」。
這種「傷寒」的情況,有很大一部分會使用到「麻黃」這味藥材,因為麻黃可以興奮交感神經、提高心律、加速血液循環、升高體溫、改善呼吸道功能。
服用麻黃的時候,會讓人體體溫更快上升達到高體溫定點,於是便能產生出汗退熱的效果。
無論出汗與否,其實都顯示了人體在遭遇發炎反應之後,不同的免疫系統反應情況,也因此需要使用不同的中藥物組合。
中藥來說,要退燒,許多情況會使用所謂的「解表藥」,故名思義,就是「解除人體表層的症狀反應」,諸如:發熱、惡風、畏寒、脈浮、頭頸僵痛⋯。
這類的「解表藥材」,能夠藉由不同的藥物搭配組合,發揮出不同的效果,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讓人體體溫能夠更快速接近體溫定點」,以達到退燒的效果。
像是常見的麻黃湯、葛根湯,便是如此。
(藉由興奮心血管、提高代謝、升高體溫、最後促進發汗)。
更強效的發汗藥方,像是「麻黃附子細辛湯」,則是用在患者同時具有「畏寒、發熱、無汗、嗜睡、脈沈」,顯示患者身體過度虛弱、免疫力嚴重發動不足的情況之下,其中使用了三種能夠興奮神經的藥材,來達到提振精神、升高體溫、幫助排汗的效果。
總而言之,中醫在於治療「發燒、發熱、畏寒」等症狀,使用的藥物組合與治療模式非常多樣,與西醫退燒藥物的原理並不相同。
▎中西藥是否能夠合併退燒?
在清末民初的一位中醫名家-張錫純,
曾經提出一種有趣的藥物組合:「石膏+阿斯匹靈湯」
他的服用方式很特別,發燒時先服阿斯匹靈,等患者進入出汗退熱狀態時,身體因為體溫定點下降,反而會有燥熱感,此時再服用下石膏煎湯退掉身體的餘熱。
不過以近代來說,較少聽過這樣的使用方式。
以個人的經驗來說,如果要結合中西藥加速解熱退燒效果,一方面除了使用西藥加快降低體溫定點之外,同時也可以使用溫陽、解表藥材,讓體溫提升,加速排汗現象的發生。
要注意的是,因為今天是施打疫苗造成的發燒現象,就好像是火災警報演習,演習中的警報器作響之後,把它關掉是沒關係的。
但是如果是因為外在病源體感染所造成的發燒現象,其實並不建議太早使用西藥退燒(降低體溫定點),因為適度讓體溫升高是身體用來抵抗病原體感染的方式。
太早退燒,如果發炎感染原因沒有解除,依舊又會再次發燒起來的。
一般的輕中度發燒,反而可以服用中藥加速發熱、帶動身體的免疫反應,達到抗病目的之後自然會發汗熱退。
另外有些情況則需要注意避免過度發炎情況,可能會造成「細胞激素風暴」,免疫系統反應過度,反而傷害到人體本身的組織。
因此在面對感染發炎反應,無論中西藥,在用藥上的每個步驟都需要小心謹慎,隨機改變作戰策略。
#中西並存的時代
#找出更佳的配合
#大家可以更健康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流汗卻沒退燒」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流汗卻沒退燒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流汗卻沒退燒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流汗卻沒退燒 在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流汗卻沒退燒 在 讓寶寶保暖,流了汗就能退燒嗎?破解小孩感冒八大迷思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流汗卻沒退燒 在 流汗卻沒退燒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流汗卻沒退燒 在 流汗卻沒退燒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流汗卻沒退燒 在 吃退燒藥沒流汗的推薦,PTT、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流汗卻沒退燒 在 吃退燒藥沒流汗的推薦,PTT、YOUTUBE 的評價
流汗卻沒退燒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感謝護理人員投身第一線抗疫不喊苦,願與阿中部長一起守護台灣💖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持續升溫,曾被視為可能易情最嚴重國家的台灣,迄今防疫成果有目共睹,過去是國際孤兒的台灣,屢屢躍上國際版面,成為各國爭相效仿防疫措施的國家,台灣防疫能守得住,除了全民一心抗疫,醫護人員透過社群網路、媒體宣導衛教觀念,更成為抗疫堅持的防線,台灣能走到現在,倚靠的是眾志成城,其中不能忽略也有前人過去的努力,撫今追昔,台灣目前能有如此眾多優秀醫療人員為國人健康把關,實屬不易。(資料來源:【註1】)
■ 護理人員照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患心靈記事
自2020年一月末,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簡稱COVID-19)疫情自中國大陸蔓延至全世界以來,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負壓護理團編組也積極整備,準備收治病患。隨著每一個有發燒、呼吸道症狀、合併有旅遊史的病患的疑似個案接診,報告陰性,解除、環境清消、再接診,再解除...團隊同仁的心情也都跟著不停起伏。
終於,這一天,護理站接獲醫師傳來疾管署的檢驗確認報告,目前隔離在負壓的這一位女士小姐,被通知確診為COVID-19感染患者。霎那間,不安的心情轉趨強烈,眼前很快的閃過這幾天的照護過程,不知道有沒有甚麼安全裝備,隔離衣穿脫過程上的遺漏...我們在戰場上了。
一月28日,接到醫院電話:『燕,你要來接負壓喔!』
心中早已有心理準備,今天才年初五,這個年無法跑太遠只能在家附近逛逛。
隔著電話,仍舊能感受到值班長官的關心,說著:『抱歉,讓你辛苦了』。交完班,病患已經被隔離在負壓病房裡。透過病房的透明窗口,可以看到病患臉上不安的表情。
雖然隔離病房內的空間不算大,病患仍舊不停地東張西望,看著四周環境。雖然先前已經多次的演練,我依然照著標示,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完成個人防護裝備穿著。之後,便進入病室內,告知或許跟我一樣忐忑的病患,接下來的抽血、驗痰、驗尿流程。在跟病患介紹環境,告知負壓病房的管制及不便後,也同時向病患解釋負壓病房護理採集中照護,其他問題及住院須知會有一部分透過電話向她說明。病患仍舊顯得焦慮,回應與話語並不多。我依著醫囑處方,給予病患抗生素、抗病毒藥物、退燒藥等症狀治療的藥物。
這是一位44歲的女性病患,住院以來,意識清楚生命徵象一直穩定,主要的症狀為頭痛與噁心嘔吐,並無其他神經學症狀,也沒有呼吸短促的問題。然而,由於治療過程中,病患對於處方藥物產生了過敏反應,也增加了病患的不安。
所幸,經由醫師調整處方後,病況一天天穩定,原來頭痛與噁心嘔吐的問題也逐漸改善。兩天之後,病患燒退了,精神也越來越好,慢慢的也可以跟每天照護他的護理人員開始電話聊天談話。
透過電話,病患表達了他的心情低落、緊張,不知該如何是好。也擔心突然的隔離住院,會對家中經營的生意產生影響。另外,鄰居們的不諒解,讓家人身受委屈,也都讓他寢食難安。我們團隊在交班的時候也因此開始重視病患的心理支持,告知個案可以使用手機,聽聽輕鬆的音樂。
同時,團隊也教導病患可以透過電話視訊與外面的家人話家常,報平安。團隊成員也不斷地給予告知陪伴保證,告知要有正向思想,我們團對會陪你度對這個危機,冀望能陪妳抗疫成功。(資料來源:【註2】)
■ 願和阿中部長守護台灣
投身抗疫的第一線醫護人員,不僅被口罩壓出痕跡,脫掉防護衣汗如雨下,還得忍住緊張,安慰隔離病患,下班昏睡12小時更已成常態,但他們仍不喊苦,「願和阿中部長守護台灣」。
疫情不斷升溫,投入前線抗疫的醫護們,除了得照顧病患,還需保護自己避免染疫,面對未知的病毒,內心除了壓力也夾雜了恐懼。護理人員進入負壓病房前,得先穿上C級防護衣的「兔寶裝」,依序穿上N95口罩、髮帽、隔離衣、面罩、鞋套,再加上2層手套。
護理人員(柯柯)說,穿上這些防護衣物只需2分鐘,脫掉時卻得一層層小心脫掉,「要練就一身軟骨」,不能碰觸衣物外層,每脫一層更得用酒精消毒雙手,一脫掉就狂流汗。
在負壓病房中有時一待就是1個小時以上,戴著口罩都快喘不過氣;而病人因長時間獨自待著,心情常會焦慮不安,護理人員除了給藥,還必須給予安慰,「會跟病人約定下一次相見的時間,減低病患焦慮」。
因憂心會傳染給親友,不但先請室友到外面住,朋友聚餐也總以「我在忙」為由推掉,實施自主健康管理,內心的壓力只能向同事抒發,互相打氣,「當聽到病患檢驗結果為陰性時,除了內心如釋重負,也為病患開心」。
雖然疫情尚未緩解,仍希望民眾和醫護人員一起共體時艱,若民眾不尊重、不配合,醫護們的心情也會受影響,戰鬥力會下降。她也坦言每天下班回家都累到昏睡12小時,但還是想告訴衛福部長陳時中,「我們願意一起努力守護台灣」。(資料來源:【註3】)
∎「台灣護理學會 王秀紅理事長」 (4/15)晚間受邀以「台灣」身分,與多名WHO(世界衛生組織)區域主任、防疫特使視訊會議,分享超前部署、口罩政策等經驗,為台灣推廣防疫外交。
會議共邀7名世界各地專家分享疫情應變與學習,王秀紅是唯一護理界代表。王秀紅表示,有專家好奇台灣如何提供醫療工作人員充足防護裝備,她說明台灣口罩政策,及台灣基於SARS防疫經驗,第一時間就超前部署準備,確保工作人員及病人安全。
王秀紅說,未來希望持續透過全球平台,分享國際社會關於台灣政府防疫積極作為與成果、醫護人員努力貢獻及民眾鼓勵支持。(資料來源:【註4】)
【Re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研議計畫)- 台灣護理學會王秀紅理事長暨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系教授執行「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研議計畫:
➤此議題研議案以護理人力的教育、考試、訓練與任用過程,並融合透過人力「輸入(input)─過程(process)─產出(output)」的概念分為7個面向,從護理人力之人才培育(護理教育)、護理專業之能力提升(專業認證、進階護理),以至從初級照護、次級急性照護、至三級照護的執業場域(社區護理、醫院護理、長照護理)之護理人力需求;再以科技護理橫貫人才培育、能力提升以及人力需求等層面的教育與應用。
➤研議計畫目的:
1.建構台灣健康促進(health promotion)、疾病照護(illness care)、 急性後期照護(post-acute care)、長期照顧(long-term care)所需之本土護理人力發展最適政策架構指引,以提升全國護理留任及執業率。(每年護理畢業生五專佔70%,五專畢業生僅三成就業,執業率僅佔58%,加強教、考、訓、用的鏈結。)
2.應用台灣科技資訊優勢,探討科技改善護理人力效率之創新模式(new care model)。
3.研析理人力進階制度及業務範疇之可行模式。
4.提升護理人力之有效應用及護理專業發展。
1. 來源
➤➤資料
∎【註1】:(自由時報)【我的父親杜聰明】:https://bit.ly/3bokgVq
∎【註2】:(衛生福利部-Journal of Medicine and Health)【護理人員照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患心靈記事-某中台灣醫院的2例經驗】:https://bit.ly/2wOOqlS
∎【註3】:(中央社新聞粉絲團)【投身第一線抗疫不喊苦 醫護:願和阿中部長護台灣】:https://bit.ly/3aliaof
∎【註4】: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護理師以台灣身分同框WHO代表 分享防疫經驗】:https://bit.ly/2KftOWX
➤➤照片
∎(青年日報-109/03/21): https://bit.ly/3bmW7hZ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 http://forum.nhri.org.tw/forum/book/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護理人力 #陳時中 #王秀紅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Wuhan coronavirus #新興傳染病 #2019COVID19 #2019COVID19News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對醫護人員致上最高敬意〕
💖台灣護理學會
💖護理立委 陳靜敏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護理正義
💖護理聯合日記
💖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抗疫優惠
💖醫護鐵人
💖高點醫護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護理系
💖美和科技大學-護理系
💖輔英科技大學 護理系學會
💖樹人醫專護理科
💖會診護理科。Consult nurse
💖護理科學家
流汗卻沒退燒 在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發燒 醫生~ 我想問…】
還記得上次崧銘醫師👨⚕️跟大家聊了發燒需要就醫的紅色警戒嗎?
今天要來和大家聊聊崧銘醫師,在醫院中,最常聽到父母對孩子發燒的疑問,來一一給大家解惑喔!
-
✅Q1️⃣冰枕💦、散熱貼片、退燒藥等各種退燒法中,哪一種效果比較好?
A:這類物理退燒法只能加速散熱,不會矯正發炎所引起腦部體溫設定點的異常上升。就好比把熱水器溫度設在100’C,卻一邊插電加溫💥,一邊不斷丟冰塊進去,反而會增加無謂的能量消耗。因此 #不建議在發燒的病患單純用物理法退燒。
-
✅Q2️⃣打點滴或喝很多水有沒有退燒效果?
A:打點滴或喝水🥤主要是避免小朋友發燒期間因為體液散失增加、食慾降低造成的脫水,對於發炎性疾病引起的發燒 #並無直接退燒效果。
人在退燒時人體必須流汗以散發體內多餘的熱量,所以如果發燒與退燒過程反覆多次,較容易因為 #大量流汗而導致脫水,此時 #才需要特別注意水分、電解質的適度補充。
-
✅Q3️⃣ 發燒對人體有沒有什麼好處?
A:適度發燒可以 #提升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
-
✅Q4️⃣何時需要退燒?
A如果發燒造成小朋友身體不適😱、食慾大幅降低、活力很差,為了避免脫水等原因,建議應該予以適當退燒。
但若給予退燒後,孩子體溫完全沒下降或精神活力不佳,則建議就醫評估。
-
✅Q5️⃣ 使用退燒藥以後如果還有發燒現象,是否表示醫師所開的退燒藥💊沒有效?
A發燒是生病時的正常生理現象,在小孩子身上尤其容易見到,很多疾病都會引起發燒,當小孩發燒時應帶給醫師診察,以找出發燒的病因並加以治療。
退燒藥只是症狀治療,其目的在帶給小病童短暫的舒適,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 #只能維持4~6個小時,如果疾病的過程、治療還沒結束, #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且合理的事情。
-
若為需使用抗生素的細菌感染,要 #使用抗生素後2-3天, #發燒的情形才會開始改善。#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其中有些病毒感染甚至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更久。
-
因此在小朋友因發燒而不適時給予退燒藥退燒, #並觀察退燒後有無「紅色警戒」狀況,並記錄下量測到的溫度和退燒藥使用的狀況是最佳的照顧方式。
-
大家還有沒有想問崧銘醫師👨⚕️的發燒問題呢?
或是其他想了解的兒科問題,都可以在這裡留言點菜?!
之後再請崧銘醫師為大家解答唷~~~
----------------
👨⚕️崧銘醫師發燒小教室👨⚕️
✅【發燒 需急診的 紅色警戒】
https://bit.ly/307CPIF
-
✅發燒大哉問
http://bit.ly/2QSIgXG
------------------
#加入恬兒官方line文章不漏看
https://line.me/R/ti/p/%40kidpro
-
📌 youtube:
http://bit.ly/youtube-kidpro
流汗卻沒退燒 在 流汗卻沒退燒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流汗卻沒退燒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流汗卻沒退燒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流汗卻沒退燒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 ... ... <看更多>
流汗卻沒退燒 在 流汗卻沒退燒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流汗卻沒退燒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流汗卻沒退燒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流汗卻沒退燒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話題焦點新聞 ... ... <看更多>
流汗卻沒退燒 在 讓寶寶保暖,流了汗就能退燒嗎?破解小孩感冒八大迷思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會發燒呢?發燒是身體正在和病原戰鬥的證據。感染病毒或細菌等病原時,幾乎都會發燒。這是因為病毒或細菌等一進入身體內,就會產生發燒物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