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世界格格不入—成人的亞斯覺醒》重點摘要與心得
#百分之10的人有亞斯特質
#你知道什麼是亞斯特質嗎
#防疫期間多讀書
這本書是第一本由台灣人以「成人亞斯特質」為主題所撰寫的書,擺在書店的架上,隱隱地發著光。
從小我就是一個安靜不多話的女生,玩著與其他孩子不太一樣的遊戲;由於很會讀書,一路讀到研究所畢業之後,步入一個循規蹈矩的工作場合中,似乎也沒有很大的障礙。
只是成年之後,在某些關係上受到傷害,在某些場合中總感到不自在,有時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或者留下傷痕。看了這本書之後,對於認識自我有很大的幫助。
這本書不僅提供覺得自身或身邊親密的人有亞斯特質者了解與覺醒,更可以促進社會對亞斯特質的理解,唯有透過理解,彼此才能更友善的相對。
【如果百分之十的人有亞斯特質】
本書作者是精神科醫師,在46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具有亞斯特質。
目前,廣為人知的是「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然而如同人格特質,作者根據研究提出的名詞為「自閉症光譜」,對於濃度比較淡、語言和智力發展正常、未達到醫學上的診斷標準者,定義上就是「亞斯特質」,學術上的名稱叫做「廣泛自閉症表現型(Board Autism Phenotype,簡稱BAP)。(這些具有亞斯特質的成人,書中會簡稱為亞斯人)
亞斯人可能造成親密伴侶困擾,這些伴侶則會出現「卡珊德拉症候群」,也就是在外人眼中這些亞斯人很正常、形象良好,伴侶卻承受很大壓力而訴苦,外界無人相信,反而還被責怪是否自己有哪裡做得不好。
常見的亞斯特質包括社交能力平庸、講話有時有點白目、喜歡享受孤獨、已排好的常規不喜歡更動等,不過每個亞斯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特質,不能一概而論。亞斯特質多是基因遺傳,基因組合多變,加上後天環境差異,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學習和偽裝,所以呈現風貌非常多元。
據研究推估,約有10%的人有亞斯特質(這個10%已包含中低功能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通常從被診斷出自閉症的孩子,其近親也會出現明顯的亞斯特質。具亞斯特質的人其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多一些,只是濃度淡的亞斯人通常能夠掩飾得不錯,使得不輕易被區辨出來。
【從人類演化來看跟亞斯人交往的好處】
亞斯特質是基於基因,也就證明在人類演化的漫長過程中,亞斯特質一直沒有被淘汰。
據研究指出,社交困窘的亞斯人,社交性驅力通常比較低。所以,如果你想找一位會乖乖待在家裡,不會四處招惹人或被招惹的對象,亞斯人會是不錯選擇。亞斯特質強烈的人,較願意維持長期的伴侶關係,對一夜情、短期伴侶興趣缺缺,也沒有太多力氣同時維繫多位情人,對家庭和下一代也較願意長期投注精力。或許在這樣的特質上,更可以提供關係的安全感,使得女人親澤成為優勢,基因持續流傳下來。
不過,亞斯人並非不會外遇,倘若遇到興趣相投、能夠深入溝通和探討興趣與工作的對象,也很有可能會產生外遇。
另外,亞斯人的大腦,在需要運用系統性思考和分析的學科與工作上,表現常比有其他相同智商的人好。重視細節、規則、秩序的專注能力、對重複工作不會厭煩,因此在這類工作上佔有優勢。
【社交大腦就是不同,別再說我們的EQ不好】
在所有自閉症光譜的人而言,「社交大腦」功能不彰,幾乎是一定具備的條件。
社交大腦的迴路跟多數人有些不一樣,導致社交方式跟主流世界的規則不同,這是許多亞斯人終身要面對的困境。
例如,亞斯人無法符合「社交假面假說」,沒有辦法圓融的表現和說話、不太會看狀況、不會看場合說話、或一直講別人沒興趣的話題、說話過於直接白目、相信別人說的「字面意思」(無法聽懂弦外之音)等,都會造成人際互動上的困擾,因此有些亞斯人也會變得比較沉默。
一般認為亞斯人的同理心比較差。實際上亞斯人「情感的同理心」是好的,很敏感於對方的情緒和反應,但「認知的同理心」會讓他做出錯誤的判斷,無法貼近你內心的想法,有時說出來的話反而帶來反效果。
亞斯大腦不喜歡社交,所以在社交上會耗費很多大腦資源,相較於外向者擁有高的EQ,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輕鬆與人交談、交新朋友,亞斯人則需要在腦中寫出各種情狀的「劇本」或「範本」來套用,而且時間不能太長,需要休息。
不一樣的特質和專長,各有優劣,理解之後,就能互相尊重和欣賞。
【被忽略的亞斯女性】
其實大家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你我身邊被診斷為自閉症的孩子,大部分是男孩。
這類症狀一開始被當作男童的疾病,所以對症狀的觀察、紀錄、診斷標準,都偏向了男孩觀點。
由於性別天生的差異,同樣有亞斯特質,女童往往會比男童聰明、有創意,知道如何應對各種社會情境,等到被察覺有社交困窘問題時,已經上高中或大學,錯過早期介入、改善憂鬱和低自尊的時機。
大體上說來,女孩的社交能力普遍優於男孩,在社交能力的表現上,亞斯女孩大約等同於一般男孩,所以必須更嚴重才會有機會被診斷出來。
女亞斯特質的核心是:obsession執念。擁有一些強迫性格的完美主義、高度嚴苛的自我要求、對整齊排列和美感的要求、對情感(伴侶)的過度執著等,這些都可能影響人際關係、伴侶關係,或打不進小團體的核心而讓人挫折、感到孤獨,此外,擔心自己不夠好也會造成焦慮。
【多種亞斯人常見的行為模式】
一、 亞斯的暴怒:70%的亞斯人會有情緒控制的問題。他們對於秩序很執著,希望按部就班,或者照著規劃好的藍圖行事,如有超過這個圖像或邏輯的事情發生(即使是很小的事情),就會突然暴怒,但平靜下來之後又恍若無事。
二、 亞斯的白目:直率、純真的表現方式,會在不知不覺中得罪人或惹惱人。他們的大腦重視邏輯性、系統性思考,常忽略別人的各種暗示與內心感受,或者是過度的「自我關注」而忽略其他人。
三、 亞斯的淡漠:他們不擅長無主題的閒聊、不太會接話、常是句點王,喜歡適度的孤獨。也或者由於人際互動的負面經驗,造成習得的淡漠,以及過度自我專注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上,與之無關的事情就顯得淡漠。
四、 亞斯的孤獨:他們需要一個人的時刻,可以降低焦慮、穩定心情,但還是需要朋友。當他們因不善社交或表達而累積誤會和怨懟時,會導致被排除在小團體之外,這類被迫的孤獨,也是亞斯人生的大問題。
五、 亞斯的天真:有些亞斯人很容易相信別人,太快相信別人而遭致到被利用或傷害,部分的女性容易成為男性霸凌的目標。
六、 其他常見特質:臉盲、喃喃自語、拖延(想太多)。
七、 亞斯的堅持:固執、掌控、正義、一板一眼(沒有灰色地帶)、傲氣、單向聊天、特殊興趣。
【附記─如何讓亞斯「不再假裝」?】
憂慮和焦慮是亞斯特質人的常見症狀,這是因為不適應社會使然。
目前「神經多樣性運動」有兩種聲音:一是協助「少數」適應「多數」,二是「少數」不需要為「多數」改變。兩種都有價值。因此,神經多樣性運動主張去醫療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書作者閱讀大量的研究文獻之後,整理出成人亞斯特質的成因與表現,能夠作為社會大眾對於亞斯人的理解,也能夠幫助具有亞斯特質的人自我探索和認識。
是否有一天,亞斯人可以不用再假裝?身為有亞斯特質的人,透過了解自己來加強自己的適應與融入,這是我認為個人層面可以努力的方向。
就算改變不了社會,至少更認識自己,並幫助和自己互動的周邊他人,減少和自己相處的困難,自己盡力去營造對自己較為友善的環境,相信這樣做能夠活得更快樂、更自在。
強迫性人格障礙完美主義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繼上篇分享
#心理學家FritzRiemann對於恐懼原型人格的論述
#理解恐懼的原型
#如同開啓個人和陰影相遇的路程以啓動靈性轉化
#每個人多少都有每一類恐懼
#建議不要歸類為某一特定類型
第三類恐懼的原型為強迫人格,而強迫人格的恐懼是害怕改變。追求永恆及無限是人類的本能之一,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永恆不死。習慣了的人事物提供了安全感,但若驟然改變或不復存在,我們對永恆的渴望會更加強烈。對熟悉及習慣有了依賴,面對新事物或新觀點就會心存偏見。
強迫人格者認為自己應該避免不習慣的事物及陌生感,唯有如此才不會陷入危險;只要不改變,就不會落入接受新事物的風險。而這帶來更大的危險,因循守舊的代價是自我無法發展。再則,對安全感的需求強烈,是強迫人格者的根本問題。他們小心謹慎、想很多、著重目標與長遠的計劃,於是愈害怕變動,就愈緊抓著不變的教條。眼界與生存環境愈狹隘,就愈是想要維持不變,那麼將愈是恐懼新的發𣺹會奪走安全感。當所有事情都依照原則及安排進行,害怕改變的恐懼仍然存在,必須更強烈地去保持事情按照原則來,因此恐懼會內化發展出強迫性的思考及行為。
#強迫人格的感情世界
情感中的主觀、搖擺不定又容易消逝,是讓強迫人格者很難接受的,一切的不可控會讓自己處於不可靠的情況,因此強迫人格的關係較常處於垂直的關係,出於權力欲望,根據自己的需求打造聽話配合的伴侶。時間與金錢,就是這場權力角力與規律堅持的展現。對嚴重的強迫患者來說,伴侶的功能性很重要,沒有自己的想法及情感上的需求,只存在條件與規定,一切按照計劃走。而追求成功的欲望則常會表現在性上,一方面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另一方面也害怕自己能力有限,因此要好好分配免得浪費,這和用錢的態度如出一轍。
#強迫人格的侵略性
強迫人格者從小就知道要壓抑自己的怒氣、憤恨、藐視與敵意,否則就會被懲罰或不被愛。因此在不小心表達出怒氣時,會趕緊滅火求和或懲罰自己;而為了不表現出此類情形,強迫人格者會訓練自己操控怒氣,把所有不滿都關起來,時時控制自己以免哪天潰堤失控。
再則,強迫人格者因為無法接受自己的情緒波動,因此也可能把自己的憤怒合理化,以集體意識的理想主義色彩顯現,或者以變形的吹毛求疵,在壓抑情緒的情況下,在表達怒火。因為強迫人格者的怒氣是與權力及欲望有關的,因此容易有以規範、權威、風紀或法律為名,作為合理化自己怒氣的方式。
又或者,兒時因表達情緒而受到懲罰,會衍生出另一種後果,就是以為自己的所感所受不正常,進而感到自己不屬於自己,而開始呈現軀殻笨拙不受控,老是出錯笨手笨腳地來渲瀉心的怒火與激動。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變形是態度保留,除非經過深思熟慮,絕不輕易付出,保持沉默。這也是強迫人格者以這種態度來做為出氣的方式,相反地抱怨及碎嘴也是典型之一。如果害怕處罰及罪惡感太過強烈,壓抑了他們的侵略性衝動,則會出現身心症狀。心臟、血液循環方面有容有問題、全身酸痛,甚至引發偏頭疼、睡眠障礙、腸胃不適等,都是長期壓抑情緒和憤怒的結果。
#環境因素
早期發展階段中(2-4歲)孩子開始學習什麼可以跟不可以,與不被要求的天堂歲月告別,有了自我的意識與堅持,開始踏進世界和世界互動,因此感受到自己的渴望和衝動與環境產生衝突。對於自我意志與服從的第一次重要體驗,就是如廁訓練。如何執行自己的意志,如何自主都是早期建構出來的能力,並且形塑孩子日後的行為模式。個人意志與他人要求之間的衝突經驗,會內化為行為反應的限制。
發展出強迫人格的人,他的人生道路往往充滿了嚴謹的規律,來自於幼年時期很早就被訓練要克制自己的情緒、抑制衝動。而這些特質隨著時會成為第二性格,變成一種反射性動作,自動地控制著他。日後會在自己的衝動和行動之間造成一條裂縫一個斷層。而這斷層與思慮,會無法貫徹自己的主張,陷入懷疑。
懷疑在強迫人格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追溯至早期的生活經驗,可以做自己還是要服從別人打消衝動念頭,這樣的懷疑讓強迫人格者在要做決定時,有心懷一步錯將滿盤皆輸的恐懼,因而在每個想法間都必須提出反證做抗辯。
衝動與壓抑的反差愈大,身體表現為發抖或口吃,最後變成麻木及呆滯。另外,在混亂環境中長大的小孩,也有可能發展出強迫人格,這是一種反作用抵償的性質。因為在他的世界中找不到駐足點,自由反而讓他產生恐懼,因為那象徵無常。因此他只好向內尋求停泊,從自身發展出秩序與規律,以便從中獲得安全感。總言之,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灌輸「不許這樣做」等的觀念而不被告知理由,容易形成強迫人格。加上太早就曉得不能去做父母不喜歡的事,容易被導向完美主義,對失序嚴陣以待。
#強迫人格的正面特質
健康但帶有強迫傾向的人,往往表現的穩重、吃苦耐勞、有毅力與責任感。上進又勤勞,有計劃也有目標。如果能貫徹主張又有責任感,那麼容易成功,值得信賴。強迫人格者適合與權力相關的工作,或是公務員、精準的科學家、律師、外科醫師、財務人員銀行家、教育者、神職人員,或與歷史相關如藝術史、醫學史、哲學史、考古或史前史等,過往的事不會再出錯能永遠沉浸其中的職業。
illustration: Agnieszka Szuba
強迫性人格障礙完美主義 在 男人真命苦之強迫症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一種潛在的強迫症,如強迫性思維就很常見。 ... 到32%,例如對細節的完美主義、囤積及專注(強迫型人格障礙的三大特徵)被發現在強迫症的病人身上,但未 ... ... <看更多>
強迫性人格障礙完美主義 在 心禾診所- 【強迫性格會戕害工作與婚姻關係】...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OCPD是一種人格障礙,其表現為對完美主義,秩序井然,對細節的過度關注。患有強迫性格的人經常需要控制人際關係與自己的環境。儘管他們強迫自己做的事情並不像強迫症患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