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寂 【平裝典藏版】
Cien años de soledad
(圖二僅為自己寫的筆記)
作者|#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
譯者|#葉淑吟
類型|#文學小說 #翻譯文學
讀感|
在閱讀這本書以前,就看過許多人分享這部經典之作,但也很多人說很難讀,自己讀完以後發現深深愛上這本書,雖然耗時多日閱畢,但每一天都很期待可以趕快翻開它,這是本講述一個世紀的故事,屬於波恩地亞家族七代成員的百年歷史,從第一位成員到最後一位子孫的興盛沒落,如果真要說它難的地方應該就在於他們的名字總是不斷重複,延續著上一代的名字,也承襲著這個家族的命運與循環。
這本書的前四分之一需要時間摸索,但過了四分之一以後,彷彿融入了這個家族,隨著世代的接連,跟著體察家族的興衰,從荷西.阿爾卡迪歐.波恩地亞成立這個家族與馬康多這座城市開始,以及撐起整個家族生活的烏蘇拉,到中期家族興旺,後期揮霍無度,截至末期的衰敗與滅亡,好似神話一般的故事,卻道盡家族體系的現實與人性。
為什麼稱這本書為《百年孤寂》,我想是因為整個家族的人都深陷在孤寂之中,他們好像忙碌奔波、放蕩不羈、子孫滿堂、四處征戰,其中也不乏男女交歡、賓客迎門、富麗堂皇,但是他們每個人都還是很孤單寂寞。
有雷⚡️
⇣
/
這本書中有個貫穿整體的焦點『羊皮卷』,上面的內容是以梵文記載,而家族成員只是保存著它,卻沒有人能破解裡面的內容,直至最後的成員破解後才發現,原來這紙羊皮卷是預言波恩地亞家族七代的命運。
用百年孤寂來形容波恩地亞家族再貼切不過。忙碌了一整個世紀的烏蘇拉,老年後失明卻沒有半個人發現,在潮濕的屋裡背上爬滿水蛭也許久才被發覺;孤獨的波恩地亞最後只想待在樹旁,也死於樹旁;奧雷里亞諾上校一生四處征戰,生了十七個兒子卻沒有一個真心相愛的人;阿瑪蘭塔深深愛著每一位出現在生命裡的男人,卻始終不願改變,守貞到終老…;家族倒數第二個成員,也就是解開羊皮卷預言的奧雷里亞諾,也因是私生子的身分,生平走出家門的次數寥寥無幾,甚至很難踏出房門;直至最後一個成員,剛出生就失去了母親,甚至被螞蟻搬走。家族的每一個人都擁抱著孤寂,延續了百年。
/
看完《百年孤寂》後真的深深的愛上這本書,我想我肯定會再翻閱無數次,也覺得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感觸,無須帶著害怕的心去閱讀,只要你一開始了就會自己停不下來的。
✨喜歡的句子
「他們進入荷西•阿爾卡迪歐•波恩地亞的房間,使勁全力搖他,在他耳邊大喊大叫,拿一面鏡子擺在他的眼前,無奈怎麼也叫不醒他。不久,當木匠來替他量身訂做棺材時,他們看到窗外飄下黃色小花,恍若一場綿綿細雨,後來花雨像是一場無聲的暴雨襲擊了一整夜,覆蓋了屋頂,堵塞了大門,悶死了所有露天而睡的動物。這麼多花朵從天而降,天亮後,街道像是鋪了一件厚重的床罩,居民得拿鐵鍬和釘耙清除,好讓送葬的隊伍能夠通行。」P152
「最好的朋友往往是剛死去的那個。」P177
「發動一場戰爭要比結束它容易。」P181
烏蘇拉對即將離去的奧雷里亞諾上校說「如果你又得離開,你至少要記得我們今晚的模樣。」P184
「這一刻他最後一次努力,尋找心底深處埋葬已經腐爛的情感的角落,卻怎麼也找不到。」P184
「他在夢中想起前一晚以及最近幾年許多個夜晚,都作過一樣的夢,他知道一旦睡醒這幅畫面就會消失,因為這個不斷夢見的夢只有在同樣的夢裡才會想起。」P267
喜歡程度:⭐️⭐️⭐️⭐️⭐️
出版日期:2018/02/05
#妮啵閱讀 #妮啵手寫 #妮啵2021 #閱讀 #閱讀筆記 #好書推薦 #書籍推薦 #bookstagram #馬奎斯 #GabrielGarcíaMárquez #南美文學 #經典文學 #皇冠文化
暴雨將至小說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戀愛 ◎ 七等生
⠀
我們已經把一切說好
走出那個昨夜的屋子
有一個目標
步驟一致
暴風雨未把一切掩蓋
我們曾經出來一下
購備糧食
拉開窗簾對外探視
哦,一個好美又好壞的城市
但我們未被誘騙
好好地守住緊緊地擁抱
世界已到末日?
他們為死籌備儀式
為生存定價值
我們是固持己見的人
對呈現的現狀否認
我們未死
永遠守住
不走出
而今天已經到來
我們已經把一切說好
拉開窗簾
陽光在街道
⠀
⠀
-
⠀
◎作者簡介
七等生,1939年生,本名劉武雄,台灣現代主義代表作家。苗栗縣通霄鎮人,臺北師範學院(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科畢業,曾任小學教員。七等生作品以小說為主,以隱遁小角色作為抗議台灣社會總體壓力的象徵。代表作品有《我愛黑眼珠》等,其中《沙河悲歌》曾改編為電影。1985年獲第8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小說類,2010年又獲得第14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2020年10月24日因癌症病逝,享壽81歲。(改自維基百科)
⠀
-
⠀
◎小編 #林宇軒 賞析
⠀
以小說聞名的七等生,在現代詩的創作上亦有一定的成就。
⠀
從〈戀愛〉這首詩來觀察,會發現他採取了一個固定而值得探討的敘述視角:以「我」來替「我們」發聲。在情詩中,這種發話方式固然是時常使用的一種書寫策略,但大多詩人在書寫「我們」時,亦同時會著重於「我」和「你」的個體性並調度其中的距離與關係;而這首〈戀愛〉卻反常地將其全數捨去,以「我們」的指稱取代。相較於大家熟知的〈我愛黑眼珠〉,七等生在這首詩中呈現出的歸屬與認同感,將「共同體」的範圍擴大到了包含我和你的「我們」,也因此其所相對的是情感流動以外、非我族類的「他們」——究竟,「我們」和「他們」之間,有著什麼樣的互動關係呢?
⠀
全詩共出現了五次「我們」,一再地強調兩人關係的穩固,儘管「他們為死籌備儀式」但「我們未死」,任何事物都無法動搖我們追尋目標的決心。七等生在詩中使用許多的概念來表現「我們」與「他們」的相對位置;而否認現狀、有一個目標、步驟一致更強化了對於「他們」世界觀的否定,七等生認為戀愛中的兩人理當擁有的情志都顯露於文字當中,畢竟「我們已經把一切說好」。
⠀
「我們已經把一切說好」單從這句詩來論,七等生就以一個極高的姿態「現身」在讀者眼前,這種極富絕對性而不可質疑的口吻,也顯現在往後數次以「我們」開頭的詩句中。身處於戀愛中的兩人,建構了一個獨立於現實的精神世界:可能外頭暴雨、漆黑、末日將至,但對於身處於象徵愛情的屋子裡的兩人,依然「好好地守住緊緊地擁抱」。詩末「拉開窗簾/陽光在街道」營造出末日過後的氛圍,彷彿預視了終將完成的一切,儘管身為讀者的我們無法清楚確知「我們」所追求的究竟為何。
⠀
在〈真確的信念〉一文(收於詩集《情與思》)中,七等生自陳〈我愛黑眼珠〉以「人類愛」和「憐憫」等非男女之愛為主題——對李龍第來說,除了直接服務人生,沒有更好的哲學了。相較於一般認知的情詩,這首詩對於愛情中兩人堅守的人性本質有著深刻描寫。也許可以這麼說:在七等生眼中的一切其實並無分別,都是生而為人之必要,當「他們為死籌備儀式/為生存定價值」時,七等生自由地走著自己的路,成為他人眼中「固持己見的人」而不感到一絲介意。
⠀
⠀
-
美術編輯:林宇軒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13.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情詩 #七等生 #戀愛
暴雨將至小說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做一個有骨氣的女人!」
麥肯齊·斯科特離婚當天,發表了一份聲明。
「感謝完成了和貝佐斯的離婚程序。感謝這些年彼此的支援,所有善意關心的人。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以孩子父母的關係相處……對自己的未來計劃感到興奮,感恩過去,憧憬未來。」
讓我覺得這個奇女子不僅有智慧、超然,又能灑脫轉身離開。
而下文中的作者(羅浩楓)為麥肯齊的言行,落下最後註解的一段話,也非常值得再次分享。
「我愛你,便可低到塵埃裡,
心中歡喜,塵埃中也可百花綻放。
但你不配,所以我自塵埃中站起,
如果愛沒了,轉身一定要漂亮。」
🌹 ******🌹 ******🌹
以下貼文來自網路
原文連結🔗http://www.cpfcnews.tw/index.php/opinion/51728-subject
世界女首富(MacKenzie Scott)
再婚,嫁給兒子的高中老師~刷爆了世界頭條。
~編輯:羅浩楓
這個女人51歲,貌不出眾,
離異後,獨自帶著4個孩子。
3月6日,她再婚了,嫁給了兒子的化學老師。
沒有婚禮,沒有請柬,
但這則訊息,還是迅速竄上了頭條,
因為她叫麥肯齊,是世界女首富。
她還有個身份:
前世界首富亞馬遜掌門人貝索斯的前妻。
🔮01
1970年4月7日的舊金山,暴雨。
一位知名理財規劃師的小女兒呱呱墜地。
父親看著女嬰琥珀色的眼睛,若獲至寶,
給她起名“Mackenzie”(麥肯齊),意為“孩童中的智慧領袖”。
家境優渥,父母精心呵護,
女孩亦不負眾望,天資聰穎,
6歲,她寫出了一本142頁的書《書蟲》。
18歲,她考上了世界頂級名校普林斯頓,
師從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託尼·莫林森,
她擔任過莫里森小說《爵士》的研究助理,
被大師稱為“創意寫作最有天賦的學生。”
雖然文靜內向,但她的才華和天賦,有目共睹。
她像一朵精心呵護的蘭花,含苞待放,
大家期待,這個天才少女將是下一顆文壇新星,
然而,她遇到了貝索斯。
🔮02
當少女麥肯齊牽著狗在海邊別墅寫作時,
貝索斯正在德州喂牛、修風車。
他比麥肯齊大6歲,生於1964年。
後來,人們知道了世界首富貝索斯,
卻不知他本名叫約根森。
他的生父,是村口修自行車的泰德。
母親16歲時偷嚐禁果,並懷了孕,
驚慌失措的兩人偷了家裡的錢,
一路逃到了墨西哥。
在墨西哥,貝索斯出生了。
然而,生父泰德遊手好閒,惡習難改,
加上經濟貧困,
本就青澀的感情在爭吵中消磨殆盡。
在貝索斯不到2歲時,兩人分了手。
21歲那年,母親帶著年幼的他,
改嫁給了15歲時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的古巴男人米格爾·貝索斯。
從那天起,約根森改名為貝索斯。
其後母親又生了兩個孩子,
一家人輾轉又回到了德州,母親的故鄉。
雖然曾是難民,但繼父是個大學生,
其後成為了埃克森公司的一名工程師,
10歲那年,貝索斯得知了生父的身份,
從那時起,家中似乎沒有了他的位置,
於是,他幾乎都“長駐”在外祖父的農場,
鋪設管道、飼養奶牛,樣樣精通。
幸好,外祖父疼他,他也聰明勤勉,
憑著優秀的學習成績和全額獎學金,
他也進入了普林斯頓大學。
頂級名校,同學非富即貴,
他深知唯一可仰仗的只有自己。
他放棄了熱愛的物理,轉學有“錢途”的計算機。
此後便是拼命三郎,挑燈夜戰。
1986年大學畢業,他在華爾街找到了一份差事,
此後憑著勤奮和專業,逐漸站穩了腳跟。
其後,他又發現做金融比計算機更賺錢,
於是,又兜兜轉轉了幾家公司,
跳槽到了對衝基金D. E. Shaw & Co。
在這裡,他遇到了剛大學畢業的麥肯齊。
🔮03
他是面試官,她來面試,
少女的青春、才華和聰慧,一下吸引了他。
面試結束後,他開啟了瘋狂追求。
他的一見鍾情,讓她有些不知所措。
她剛畢業,心如白紙,
卻奈何這男人野心勃勃,聰明絕頂,
於是,她很快就淪陷了。
1992年,兩人相識僅6個月,就結了婚。
雖然父母認為貝索斯“外向招搖”,打了問號,
但麥肯齊不在乎。
她說:
“我喜歡他的才華和夢想,我願做他的翅膀。”
婚後,貝索斯就成了她的信仰。
貝索斯說:
“我想創業,我要建立一個電子商務平臺,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亞馬遜。”
麥肯齊聞言馬上辭了工作,全力支援。
當時,誰都不知道電商是個啥玩意,
更不知道網上還能賣書。
但麥肯齊信,因為這是貝索斯想出來的。
1994年,貝索斯提出要搬到西雅圖,
麥肯齊欣然同意,
於是,她開著車,他坐在副駕駛,
帶著不多的家當,一路奔赴西雅圖。
靠著麥肯齊父母的支援,
兩人在西雅圖開了一家名為“亞馬遜”的小書店。
麥肯齊大著肚子,又當會計,又當司機。
然而,命運並未因她的執著,網開一面。
雖然網上書店上線30天,周銷售額2萬美元,
但是淨收入一直都是0,
畢竟圖書的毛利率很低,再加上人工和運輸成本,
亞馬遜的前期,根本就是在燒錢。
轉眼5年,他們花光積蓄,借遍親友,仍沒成功。
1999年,他們租住在一間只有一居室的房子裡,
麥肯齊邊做財務,邊搬書,還要照顧孩子,
曾經的寫作之夢,變得遙不可及。
就這樣,亞馬遜創下連虧20年的紀錄,
父母投資的30萬美元養老金都燒光了,
貝索斯在頑強畫餅後,也有些心灰意冷,
但麥肯齊卻看著他的眼睛說:
“別放棄,你一定會成功的!”
青春不再,皺紋滿臉,
但她就是一根筋,不管別人怎麼說,
嫁給他,就是毫無怨言地全力託舉。
貝索斯曾經多次公開說:
“麥肯齊是把我從第三世界監獄中救出來的女人。”
終於,她守得雲開見月明。
此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短短几年,亞馬遜在成為獨角獸的道上狂奔。
眼看公司運營步入正軌,蓬勃發展。
她站在他身後,看著他意氣風發,笑得燦爛,
她想:該是迴歸家庭的時候了。
此時,她已經是4個孩子的母親。
她陪他一路登上頂點,
卻在巔峰時悄然身退。
因為,金錢、權力非她所願,
她想要的無非一尺書桌,填些筆墨,家中有他。
🔮04
麥肯齊主動脫離了公司日常管理,
轉而回歸家庭,照顧孩子、寫書,
為貝索斯當起了賢內助。
事業有成,但貝索斯依然對她很好。
結婚的20多年裡,他被外界稱為“寵妻狂魔”,
身家千億的他,自稱“每天下班回家趕著刷碗” 。
外界不只一次拍到他們幸福的畫面。
他形容她:“美麗、仁慈、性感、富有才華……”
不管何時何地,只要她在身邊,
他的眼睛中總是閃爍著小紅心。
結婚25年,她慶幸自己“得償所願,終遇良人”。
2019年,亞馬遜股價一路狂飆,
僅僅1天,貝索斯的資產就增長了百億。
那曾隨母親流浪輾轉的男孩,
成為了全球首富。
2019年,貝索斯以2123億美元身家成為了世界首富,創下了歷史最高財富值。
那天,一向低調的她,
破天荒地穿起一襲紅衣為他慶祝。
卻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個同樣穿著紅衣的女人,眼中閃過冷冷的光。
她叫勞倫 · 桑切斯,是電視女主播。
女人的直覺讓她感覺不對,
但多年的相濡以沫,讓她很快收斂了心神。
然而,不久後,
她還是看到了這樣的照片。
在狗仔隊的偷拍中,
她看著他們十指緊扣,遊輪親熱,
一起看球,甚至共吃一個冰激凌。
生平第一次,她聽見了自己心碎的聲音。
有媒體曝出了“地表最強首富”發給情人的簡訊:
"I love you, alive girl. "
" 我愛你,你這個有活力的女孩。"
"I love you. I am in love with you."
" 我愛你。我現在正與你熱戀。"
"You make me better.You're meant for me."
" 你讓我成為更好的人。你是我的命中註定。"
還有一些太露骨的,甜瓜就不放了。
她愣愣地怔向窗外,
明明春光明媚,可她的世界已大雪紛飛。
那天,他又晚歸,
她一直等著他,兩人談了一夜,
最後,他哭了,她走了。
🔮05
世界第一富豪,前女主播插足,
25年伉儷分飛,寵妻狂魔覆滅……
隨便哪條都夠勁爆。
全世界都搬沙發等著看戲。
然而,她的殺伐果決讓所有人失望。
第二天,她就提出了離婚,
此後不過2個月,這樁人類史上最貴天價離婚案(標的額高達1440億美元),以光速塵埃落定。
她在自己49歲生日之際,宣佈:
“已和貝佐斯達成了離婚協議。”
亞馬遜是二人白手起家一同打下的江山,
沒有簽署婚前協議,婚內財產本該平分,
加上貝索斯婚內出軌被坐實,
理論上,她可以至少分到700多億美元。
然而,她僅要了1/4的股票,價值358億,
其他的全數留給了前夫。
然後,她又主動放棄了《華盛頓郵報》和太空探索公司Blue Origin的全部股權,價值超40億美元。
坐在桌子對面,她對他說:
“這些全給你,我只要1/4,我應得的。”
然後,她摘下婚戒,扔給他。
“這個也給你,感謝夫妻一場,
感謝你,讓我曾愛過。”
貝索斯愕然,原本請好的律師團歇菜了。
亞馬遜股票幾乎未受影響(跌落僅0.1%),
他元氣未傷,依然牢牢把控著1075億美元股權,
他還是世界首富,只是身邊不再有她。
她沒再看一眼,起身出了門。
呼風喚雨的貝索斯,頃刻間頹然落淚,
隨後他追出了門,
空街上,她好像聽見了他的呼喊,卻沒回頭。
當天,她發了一份聲明:
“感謝完成了和貝佐斯的離婚程式,
感謝這些年彼此的支援,所有善意關心的人,
希望未來我們能繼續以孩子父母的關係相處……
對自己的未來計劃感到興奮,
感恩過去,憧憬未來。”
不博眼球,不鬧狗血,寥寥數語,乾脆灑脫。
我愛你,便可低到塵埃裡,
心中歡喜,塵埃中也可百花綻放。
但你不配,所以我自塵埃中站起,
如果愛沒了,轉身一定要漂亮。
🔮06
離婚後,麥肯齊去掉了夫姓貝索斯,
將從祖父輩沿用的中間名斯科特,作為姓氏。
然後,她成為了“散財天女”。
離婚協議剛敲定時,麥肯齊就加入了“捐贈誓言”,
這個於2010年創立,
原則:承諾捐出一半以上財富用於公益慈善。
麥肯齊一共捐了多少錢?
去年7月起,短短几個月內,
麥肯齊就向公共衛生、氣候變化等116個組織,
捐款了超17億美元。
疫情來了,短短5個月,
她又向食品銀行和緊急救濟基金等慈善組織捐款超41億美元。
每次,她只要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必然是因為“慈善捐款”。
僅2020一年,麥肯齊就已捐出了近60億美元。
過去的幾個月,
她平均每月捐款超10億美元,捐錢速度世界第一。
現在提到麥肯齊這個名字,
人們都會說:“了不起的麥肯齊!”
還有人管她叫“聖誕老人”。
更有意思的是,儘管拼命捐錢,
但她在福布斯排名不降反升。
今日最新資料顯示:
因為股價飈升,麥肯齊現有資產超570億美元,
位列福布斯億萬富豪榜第13位。
排在第一的,是她的前夫貝索斯,
總身家達到1790億美元。
雖然富可敵國,但他的格局卻人所不齒。
他的摳門,是富豪圈裡出了名的,
世界富豪榜前5名中,
他是唯一沒有加入“捐贈誓言”作出捐款承諾的人。
2020年6月,亞馬遜員工因不滿15美元時薪罷工,
人們甚至在貝索斯的豪宅前,擺了一座斷頭臺。
最終仍然沒有結果,
罷工組織者還被以“違反社交距離”為由開除。
離婚見人品,水落終石出。
離婚2年,麥肯齊又寫了2本書。
眼下,除了“慈善家”和“世界女首富”外,
她重拾了兒時的夢想,成為了一名小說家。
她的小說還獲得了美國圖書獎。
剛剛過去的週末,
她悄悄將自己的個人簡介修改了:
“麥肯齊·斯科特,
兩本小說的作者,美國圖書獎得主。
她和四個孩子、丈夫丹一同住在西雅圖。”
沒有婚禮,沒有新聞釋出,
她低調宣佈了又一次婚姻。
當世人得知,想看看女首富的丈夫時,
恐怕不少人又失望了。
她丈夫名叫丹,
是西雅圖一所私立中學的化學老師。
這個貌不驚人的男人,叫丹·朱伊特,
是美國湖濱中學的一名化學老師。
這是一所百年名校,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都曾就讀於此,麥肯齊的兒子也在這裡讀書。
中學老師娶了女首富。
很多人又在懷疑這男人,是為了圖財。
然而,丹老師卻發了一封公開信:
“我大半輩子都是一名教師,
以後也會一直繼續當老師。
現在,因為一個幸福的巧合,
我和我所認識的最慷慨、善良的人喜結良緣,
在此,我和她一起承諾,
將所有財富,全部捐出去,傳遞給他人。”
未來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只是知道現在的麥肯齊越來越美了。
這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
就是看透生活的本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而今她51歲,年過半百,
但微風吹過,她的笑容,
一如當年那個在海邊寫作的小女孩。
相關新聞報導:
「貝佐斯前妻「下嫁」中學老師:離開世界首富後,她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https://kkne.ws/zp1d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