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地方爸爸的真心開箱,是我看了很久也想買很久,最後入手又經歷了三個月使用的的咚咚:uHandy行動顯微鏡
uHandy夏日特賣:https://uhandy.cc/kris
🎈 開始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
在陪伴女兒們接觸一些生物或者科學知識時,我一直會希望讓她們能夠有實際動手實驗與觀察的機會,
原因在於我認為藉由自己的雙手操作,然後透過自己的眼睛觀察,孩子才更能獲得到知識與記憶,
因此一兩年前,我就買了一個比較簡易的塑膠顯微鏡。在外出去露營或者野外時,我就會帶著以便隨時讓女兒們拿來觀察。
不過簡易顯微鏡用久了,越發覺得不夠方便(清晰度、易於使用度、隨手使用度),直到後來我跟女兒們在科博館的商店中看到了uHandy顯微鏡,我內心大喊:沒錯!就是這個了!
先來說一說,uHandy對我來說,最大的便利性:
1. 只需要把顯微鏡片夾上手機或平板的鏡頭上,手機或平板就立刻變身成顯微鏡,所以出門可以不用多帶太多東西佔空間。
2. 使用傳統的顯微鏡時,孩子都得一隻眼睛湊在鏡筒前,左橋右橋才能對到視野範圍,而且同時間只能一個人看,所以如果有超過一個以上孩子時,肯定又要吵架(為什麼每次都是姊姊先看!!)。但是uHandy是用手機或平板的螢幕來直接看,非常適合一群孩子嘰嘰喳喳的一起觀察、一起討論(出門露營時非常好用)。
3. 有時候我們在野外可能只是隨手的觀察,並沒有打算做蒐集採樣回家,這種情況下,孩子可以在觀察時直接用手機平板拍照記錄即可。
🎈 不只是個科普玩具
為了避免大家以為這只個科學玩具,我先來說一下它的規格好了。uHandy的產品有分低倍鏡跟高倍鏡兩種(有僅包含低倍鏡的組合、也有兩種都有的組合):
🔬 低倍鏡的倍率大概是10x~120x 感受最清晰銳利,最大可以放大到300倍(放大倍率視「裝置鏡頭」及「螢幕大小」而定),視野範圍約 5mm 直徑圓形範圍,與傳統桌上型 40 倍光學顯微鏡相仿。
低倍鏡最好玩的地方,在於它不用侷限於「要先把觀察物採樣,架上觀察台來觀察」,只要把鏡頭擺到想觀察的東西上面就可以了。所以孩子即使是疫情期間關在家中,隨時可以把鈔票、衣服、頭髮、花花草草、小螞蟻....全都拿來觀察!
🔬 高倍鏡的倍率大概是30x~360x感受最清晰銳利,最大可以放大到1000倍(放大倍率視「裝置鏡頭」及「螢幕大小」而定),視野範圍約 1mm 直徑圓形範圍,與傳統桌上型 200 倍光學顯微鏡相仿。
如果是想看得更仔細,或者是做比較進階的顯微觀察(像是我們以前在學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細胞膜、細胞壁),那就得使用高倍鏡。因為是更加放大的倍率,所以在觀察採樣的樣本時,需要搭配使用附件中的光源載台(所以在野外,使用高倍鏡可能就不太方便)。
講到製作採樣樣本的部分,我覺得uHandy很貼心的一點,就是除了有提供高倍鏡用的玻片外,還提供了很多「塑料材質, 沒有刮傷顧慮」的超可愛採樣貼紙,因此即使是年紀小的孩子,也可以自己完成採樣的任務(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什麼事都父母幫忙完成,就沒了學習的意義)。
🎈 我不知道要引導孩子觀察什麼好?
你可能會有此擔心,怕買了之後孩子不用就擺著,關於這一點我有兩個提案:
第一個是目前uHandy的組合有提供「放大的日常:靈感特蒐」包,裡面有包含 3 份教案、3 種樣本,可以跟著教案的情境式引導,讓孩子從生活中收集各種樣本,開始一路觀察下去
【筆袋變身藏寶盒】用顯微鏡看看筆的構造和筆跡吧!
【冰箱蔬果大拼盤】隨附 45 張蔬果貼紙,挑戰看看誰能找到每一種!
【微觀調味大師】豐富味覺的調味料,藏有肉眼看不到的紋理。附 3 種樣本。
另一個,是uHandy的「uHandy 靈感收藏室」網站,裡面有蒐集了一些觀察的主題以及相關知識的延伸;此外,還有uHandy臉書社團可以加入,可以藉由別人的經驗來蒐集一些觀察的靈感喔!(相關網址,我都放在留言處)
🎈 所以都沒有缺點嗎?
爸爸我推薦東西,通常不會只說優點,缺點還是得說說。
第一項缺點是對焦的部分。畢竟是直接夾具固定在手機鏡頭前就會拿來直接使用,有時觀察會因為樣本位置太靠近或太遠離鏡頭,導致成像看起來不是最清晰的結果(畢竟清楚對焦的範圍有限),這時候只能努力「微微」前後移動樣本,才能拍到最完美的照片(孩子應該不會太在意,不過想拍出完美照片的大人,有時可能會因此感覺煩躁)。
第二項缺點是光源的部分。高倍鏡的使用因為大多會用到配件中的光源載台,所以不太會有問題。而低倍鏡是直接利用環境光源,所以有時會因為環境的光線不足,造成觀察的畫面太暗(這時可以試看看把手機的閃光燈打開成手電筒模式,會有補光的效果)。
🛒 精打細算的入手方式
目前uHandy有一個暑假方案的活動,08/31前可以有 77 折的優惠!
有興趣顯看更多資料(實際觀察的影片啦、各種套組的差別啦),可以直接到網頁上逛逛喔!
往這走👉 https://uhandy.cc/kris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洋蔥 細胞 構造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什麼!病害也可以吃!?🤩🤩🤩還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農業病害還是美食?墨西哥松露與茭白筍的告白
👉 https://e-info.org.tw/node/228682
「原本應該是飽滿玉米粒的地方,居然出現了一塊塊灰黑色、模樣畸形的腫瘤塊!」😖
這種腫瘤塊,其實是 #玉米黑穗菌(#Ustilago maydis)感染玉米🌽🌽🌽後所形成的。玉米黑穗菌容易入侵、生長於玉米穗上,同時會釋放出生長激素,讓玉米果實細胞增生、變成一坨一坨的黑化物,其中包藏著上千億顆真菌的黑色孢子,等待著下一次的擴散感染。
因為感染而遭美國農民視為受到詛咒般的 #魔鬼玉米,卻有著「#墨西哥松露」的別稱。原來,這個受到感染的膨大構造,其實是可以食用的,在墨西哥、阿茲提克等地區,是稱為 #Huitlacoche 的美味佳餚,通常會搭配墨西哥奶酪、炒洋蔥和番茄做為玉米餅的餡料,或是做為湯品配料,幾乎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當地美食。
無獨有偶,在台灣也有一種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蔬菜—— #茭白筍,與玉米黑穗病一樣,它嫩脆鮮美的膨大部位,也是遭 #菰黑穗菌(又稱 #茭白筍黑穗菌 #Ustilago esculenta)感染後而形成的,它刺激植物細胞增生,形成肥大到像筍子般可供食用的組織,#美人腿 因而得名。而將之放久些,會出現如黑芝麻狀的斑點,其實就是菰黑穗菌的產孢構造。
環境中的真菌雖小,難以察覺,卻常在生態環境中默默的陪伴著我們,透過作物進入我們的飲食之中。這些黑穗菌伴隨植物組織的混合體,造就除了蔬菜本身的味道,還增添了菇類的清新滋味,可謂是植物組織與真菌合作下的完美食材,更豐富了我們的餐桌日常。
===
🖌圖:Mia Chen (IG: @miadraw_cmy)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洋蔥 細胞 構造 在 鐘珮禎醫師 愛眼專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父親節大餐之<海產類食物中的護眼營養素>
🐟🦐🦀🦑🐙~㊗️大家 父親節快樂!💕
鐘醫師全家人都非常喜歡吃海鮮😋,所以父親節大餐首選就是海鮮料理。今天要來幫海產類食物美言幾句,介紹一下它們的護眼功效。
微量元素「鋅」可以輔助眼內營養素的運作,幫助 #預防夜盲症 及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食物中的牡蠣、貝類、蝦、豆類、全穀類、肉類...等含量很豐富。
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功效,能 #清除對眼睛有害的自由基及過氧化物,所以對視覺構造非常重要,尤其是虹膜、水晶體、視網膜等。
🎯食物中全穀類、核果類、瘦肉、南瓜、洋蔥、蘆筍、牡蠣、蛤蜊...等含量豐富。
「蝦紅素」是ㄧ種天然的紅色色素,可以有效地 #放鬆眼睛、#改善眼睛調節能力,而且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葉黃素的200倍,是維生素E的550倍,所以又叫做超級維生素。
🎯蝦紅素主要存在於蝦子、螃蟹、鮭魚、鮭魚卵...等食物中,建議ㄧ天攝取6毫克的蝦紅素。
「DHA」就更厲害了!可以穿過血視網膜屏障,到達黃斑部,幫助構成視網膜感光細胞的細胞膜,有效 #預防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另外,Omega-3(DHA+EPA)可以降低發炎反應,調節瞼板腺油脂分泌, #改善乾眼症 症狀。建議ㄧ天攝取400-600毫克的DHA+EPA。
🎯DHA的主要來源就是魚,鮪魚、鲭魚、秋刀魚、沙丁魚...等,都是富含DHA的食物。
好啦~今天課就上到這裡,下課開動囉!感謝爸爸買單的父親節大餐!🍻
對了,很多海產類食物可能膽固醇含量也很高😬,所以攝取時適量為佳喔!
也預祝天下的爸爸們~父親節快樂!💕
#醫師小教室
#護眼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