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大安 #建設文山!穎孟第五會期問政報告出爐📖
📍 問政快報電子檔:https://reurl.cc/yE8lDO
.
2021上半年歷經了全台三級警戒,對各行各業及所有市民來說,都是特別辛苦的日子,感謝有所有對抗病毒的一線人員,與每一位在日常堅守防疫的大家,才讓疫情慢慢趨緩。
全民防疫期間,穎孟也在議會做大家的後盾!除了持續爭取一線人員福利,更全力監督疫苗接種市政、要求擴大紓困補貼,服務處亦積極協助確診者釋疑、幫助民眾申請紓困。
此外,我也專注於推動轉型正義、性別人權、友善育兒,關心特殊教育、實驗教育,並踏實建設在地,改善社區的行車行人安全。在此向大家報告我的問政成果與服務進度,下半年,穎孟也會和大家一起努力,繼續打造更好的台北!
.
#防疫紓困
▎接種市政
▸成功與區公所協調加開預約疫苗熱線。
▸第一批莫德納疫苗發配到各縣市後,我便以書面質詢建請市府開放讓孕婦優先接種莫德納,6月22日中央也成功宣布開放孕婦任選疫苗。
▸要求市府改善長者接種疫苗配套措施,提出完整交通配套、放寬到宅施打資格,並建立單一諮詢窗口,同時呼籲開放大型場館安排就近施打。
▎市場防疫
▸穎孟持續建請提升市場防疫補助,要求市府公告夜市及市場周邊防疫指引,協助自治會落實分流降載,目前已成功爭取市場處三度提高補貼金額,支援防疫人力與物資。
▸我多次建請市府輔導攤商媒合外送平台、建立扶持交易網絡,已成功爭取市府挹注金額補助攤商每月25%至50%的平台服務費。
▎基層協助
▸持續媒合防疫物資,更協助青商會到台北市消防局捐贈330桶防疫酒精,相當於消防局一個月的用量,為基層人員打氣。
▸穎孟不斷為基層發聲,已讓里長、里幹事納入優先接種順序。
▸成功爭取觀傳局為辛苦的警消醫護,加碼1萬名免費住宿名額,讓一線防疫人員能安心入住,不必擔心染疫或傳染給同住家人。
▎確診者與民眾釋疑
▸協助居家隔離多日的確診者取得隔離通知單。
▸協助確認確診者隔離日到期後之解列程序。
▸解決民眾自費疫苗相關疑惑。
▸釐清實聯制落實情形,要求市府確實協助確診者足跡上傳至「台灣社交距離APP」。
▎紓困爭取
▸穎孟積極要求加碼紓困、放寬條件,已成功爭取完善藝文產業、計時人員紓困。
▸協助確保新創基地的減租計畫,能實際落實到進駐團隊身上,減輕大家的負擔。
.
#轉型正義
▸中央法規已明訂,公共場域若含威權象徵,應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但北市卻獨創保留銅像、僅「抹除威權文字」的手法,來虛應故事,我已在當面質詢市長時要求積極改善。
▸台北市的威權象徵移除進度極其緩慢,至今仍未及10%,我要求市府應指派副市長主責轉型正義工作,但柯文哲市長僅含糊同意將由彭副市長督導。
#友善城市
.
▎推動親子廁所設置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及表演藝術中心,是「5+3無圍牆博物館」政策的重要地標,將陸續落成啟用。然而兩大場館內的尿布台、親子廁所等硬體設備,卻嚴重低於法規要求建置的數量。穎孟歷經與文化局、經營團隊的多次來回溝通,已成功爭取場館承諾改善標誌問題、增設親子衛廁設施。
▸去年開始,我便積極督促公園處改善市有公園缺乏親子廁所的狀況,工務局重新盤點公園公廁整體情形後,已成功將文山區景美運動公園、大安區福州山公園納入優先施作!景美運動公園預計今年八月中即可啟用親子廁所,福州山公園則規劃於2022年施工改善。
▎關注性別人權
▸穎孟發現北市公務人員的性別主流化線上課程中,竟含有許多性別歧視的不當內容,在質詢後已成功要求公訓處下架5堂問題課程。
▸親子館、公托機構等,都是市府委外經營、與親子習習相關的業務,一線人員會頻繁接觸多元家庭與同志家長,卻不見得具備性平知能。我建請社會局在委外契約中,明訂從業人員應受多元性別與人權訓練,已成功爭取於2021年底換約前陸續明文納入。
▸商業處的「友善店家」標章,具備友善空間與反歧視精神,如:寵物友善標章,由動保處訂定手冊,清楚告知店家空間規劃、服務上的應注意事項。但性別友善標章卻缺乏相關指引,容易造成實際情形與標章原有目的產生落差、構成民眾困擾,我已提案建請局處製作相應之輔導手冊。
▎無家者關懷
「城市導引員」是協助無家者建立信心,由社會局、勞動局等合作建立的臨時職缺。許多無家者都有積極重回職場的意願,但政策執行2年來,轉職率卻極低。我已成功建請就服處納入每3個月一次的評估期,建立具體輔導轉職期程,今年已有1名無家者成功穩定就業。
▎監督社宅建設
北市社會住宅興建速度緩慢,柯市長上任7年,實際完成進度卻不到當初宣稱「八年五萬戶」的一半。我向柯市長當面要求,興建戶數應提升至30~50%、往每年至少應完工兩千戶以上調整。
.
#教育關懷
▎優化特殊教育
「心理評量」是特殊教育中,執行相關鑑定、幫助孩子獲得適性安置及支持的重要工作。
但台灣的心評工作由特教老師一肩挑起,不僅造成教師負擔超重,也連帶侵害孩子的受教權。穎孟要求教育局全面檢討改善,擬定優化待遇方案,並參考外國經驗,朝特教心評專職化發展,才能讓特教老師專心回歸教學工作、有足夠的時間照顧每個孩子。
▎爭取公托資源
公共托育中籤率低,是所有家長的煩惱。穎孟發現大安區平均每名兒童可享有的公托資源數,竟是全市最低,私立托育機構也僅有38%成功轉型「準公共化」。
我已要求社會局特別關注大安區,提出因地制宜的托育推展策略,並訂定準公共化轉型的年度目標,務必完善友善托育服務。
▎關注教育民主
北市宣稱將於6月全面解除學校的髮禁、衣禁。中央法規已要求,學校僅有在保障安全、健康與公衛的前提下,才能對學生髮式訂定規範,但教育局卻以華岡為「藝術型學校」為由,讓華岡成為解禁的漏網之魚。我已要求教育局積極改善。
▎環南沿線加裝氣密窗
捷運環狀線南環段,是木柵居民期待已久的建設,但預計工期長達9年,沿線又經過7間學校、市圖永建分館及文山區親子館等設施,施工噪音勢必影響學童上課的安寧。
穎孟特地提案,建請市府出資,為沿線受擾的教育機構裝設氣密窗等隔音措施,相關提案將進入委員會研議討論。
.
#綠能減碳
▎鼓勵民間減碳
柯市長宣示將於2030年減碳30%,但去年整體用電量仍微幅增加。我建請環保局提出檢討與具體改善方案;也和財政局討論,應如何以稅務補貼或減免,鼓勵綠能、節電、綠建築。
▎統整氣候治理數據
▸北市的氣候治理計畫和預算散布在各局處,因此我要求主計處統整各局處數據,建置清楚的氣候預算架構,規劃整體性能源政策,處長也承諾研議。
▸產發局今年已釋出私部門電能管理狀況,及用電大戶資料,卻未同步以開放資料的格式,放到「台北市資料大平台」中,我建請局處將資料上傳,才能讓民間運用、促進公私協力資料治理。
▎推動產業節電
▸產發局的節電政策,部分受中央「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的經費補助,但中央經費已於今年停止,我已建請市府主動補足經費、勿讓計劃停頓。
▸市府節電工作雖訂有2030年目標值與KPI,但卻僅有估算值,我建請產發局應掌握實際用電增減數量,才能有效推動政策。
▎掌握降溫效率與實績
內政部研究已指出,綠屋頂覆蓋率需達80%才有降溫效果。但北市目前田園城市計畫所推展之綠屋頂,多為盆栽種植,覆蓋率不高。我建請局處與研究組織合作,才能掌握田園城市計畫的降溫實績。
.
#建設在地
▎推動智慧站牌
穎孟致力推行大安、文山公車站牌100%智慧化,今年已會勘完成天恩宮、政大學苑、草楠橋口、指南山莊等多站設置,景福街、文山運動中心亦已納入規劃改善。
▎增設Youbike 2.0 站點
我經常接獲居民陳情,希望增設Youbike站點,今年會勘後,已成功確定於景美醫院前增設站點,預計新增15個車柱,8月底即將完工。
▎推動學校風雨操場
博嘉實小是主力於藝術美學教育的公立實驗學校。文山多雨,但博嘉一直苦無可以遮雨的大型活動場地,穎孟便在教育委員會建請中央補助興建風雨操場,成功獲得校長、家長、里長及市府齊心協力的支持,風雨操場已在今年5月正式落成。
▎東區、師大商圈振興
由於商業處目前多以單次行銷活動,推動地方振興,不僅難以留住人流及商機,也缺乏空屋率、空店率等指標性數據。我已建請市府依據各商圈的特色與困境,提出具體的長期振興計畫,並建置例行指標以評估成效,商業處也承諾會朝向此方向努力。
.
#安心出行
▎人行安全
萬寧街人行道狹窄,輪椅無法通行,經會勘協調後已移除立桿式道路燈,改為附掛式路燈,並安排公車站牌內移。
▎道路安全
▸景美堤便增設標誌,並將人孔蓋降噪改善,保護行車安全。
▸光輝路21巷、光輝路71巷、下崙路交叉口增設號誌桿。
▸渭水新生南路口,交通標誌改善。
▸協調改善新生南路與八德路、市民大道兩路口,及光華商場周邊號誌秒數,減緩尖峰時段車多、滯留路中央,與行人通行不易問題。
▎整理市容
▸育英街57巷的側溝已長期堆積淤泥,不僅無法排水,還有黑色液體從旁邊管路不斷流入,會勘協調後已確定將翻新改善。
▸敦化南路一段161巷69弄7號旁國有地綠美化,將設置步道供民眾休憩,預計2022年4月底完成。
---
#大安 #文山 #林穎孟
陳情與免費法律諮詢請洽 https://forms.gle/pG7YjamwHcN1735d7
無號誌路口停止線 在 賴澤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六月時接到陳秋蓉諮詢委員的陳情案。
民眾表示:
員林市崙饒路往員集路路口處,由於路口處的牌樓導致無法看到交通號誌燈。
澤民便與秋蓉及兩位代表;王勝坪代表、曹月碧代表前往會勘。
另外由於此路口也是永靖鄉親進出員林的重要道路,永靖鄉永興村的賴同崙村長與崙子村的朱再添村長也特地來現場關心,以維護村民的交通安全。
感謝現場多位人士的關心與建議,再與警局交通隊討論後,將增設一直立式號誌燈再原號誌燈桿上(下圖黃框框處),這樣一來就算再停止線上等待也能看到正確的號誌,而不用跑到險象環生的路口處等待。
希望鄉親們都能一起來關心地方的交通安全,將意外與傷害減到最低。
無號誌路口停止線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天天關心關渡奈何橋智障設計Part.5:『死亡停止線』,話說關渡大橋五股往八里的機車引道有三絕,每一個都是可能造成機車族重大傷亡的智障設計,而且這三個還只是針對五股往八里的機車道而已,其餘的都還沒算進去,一條幾百公尺的引道就這麼多問題,台灣交通真的爛到比我LP還臭。
完整影片請看:
http://sparkmoto.piee.pw/3ehtl5
第一絕:奈米機車道 佐 鋼柱斷頭台,機車進去出來變人彘
第二絕:機車版踩地雷 佐 橋墩障礙賽,還有居民鐵門參戰
第三絕:觀落陰停止線 佐 貨車天堂路,甜點是公共危險罪
今天的觀落陰停止線怎麼說呢?根據交通安全規則,遇到停止線需要在停止線後暫停,然後觀察左右來車,確認無車後方可駛出。但是台灣的停止線都是畫給乩童看的,以圖例的停止線來說你停在那邊一百萬年也看不到左右來車,因此台灣駕駛早就已經不把停止線當一回事
這例子也是跟火花羅拍過的特斯拉撞死女童的案例一模一樣,低能的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早就脫離現實很久,而歐洲的這種無號誌路口一定是切齊路面邊線,才能夠給予駕駛足夠的視野。(如留言圖例)
延伸閱讀:特斯拉撞死女童,肇事真兇仍逍遙法外
http://sparkmoto.piee.pw/3hdn6v
不過這邊的議員應該都還是裝死吧,我就想問問@新北市議員鄭宇恩,當初是不是你要他們搞這種智障車種分流啊?
協力完成:
變態阿筌の機車日常
火花羅的podcast『公路漂流』: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g86pDL
Spotify:https://reurl.cc/R6eEqg
貳輪革命潮T預購
https://sparkmoto.pse.is/3bzf6j
贊助我們一起為交通努力:
https://pay.firstory.me/user/corgimoto
買一張貼紙代表你與我們站在一起 :
https://shopee.tw/rso3na?smtt=0.0.9
延伸閱讀:
圓山八掛陣機車上不去也下不來的結界
http://sparkmoto.piee.pw/3cfh8u
蘇花改通行機車敗訴,法官你有事嗎?
http://sparkmoto.piee.pw/3a89f9
揭露謊言!蘇花改長隧道最科學分析!
http://sparkmoto.piee.pw/3afb6l
台灣圓環一國五制,超越世界奇觀
http://sparkmoto.piee.pw/QJP3Y
無號誌路口停止線 在 這樣車輛才... - 標線改造台灣路Reform Taiwan Road 的推薦與評價
無號誌路口 的「停止線」要與「橫交道路的邊線」切齊,這樣車輛才有足夠的「視距」觀察左右來車。還有希望警察局可以幫忙處理路側那些「擋人視線的」盆栽。 ... <看更多>
無號誌路口停止線 在 無號誌路口…慢看停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為讓駕駛人了解:(1) 無號誌路口 之路權知識、(2)常見之風險情境與(3)正確駕駛之行為。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交通局. ... <看更多>
無號誌路口停止線 在 Fw: [問卦] 中華民國的停止線是參考用的? - 看板YOLO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RZcA36A ]
作者: p752206 (松山查爾斯)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中華民國的停止線是參考用的?
時間: Tue Sep 4 18:46:24 2018
RE:[問卦]中華民國的停止線是參考用的?
是的,中華民國的停止線,是參考用的,因為設計不良。
我們來討論“無號誌路口”的部分,
(因為號誌路口通常會搭配著行穿線所以退縮很正常,
另外因為受到號誌控制,所以比較不需要左顧右盼,
看文完就會知道我這裡在說啥了。)
無號誌路口,會在車流量小的地方,
通常出現在小路與大路的匯入、T字與交叉,
因此經過考量可以透過駕駛者自行判斷來通過或轉彎,
不需要號誌來浪費彼此的時間。
另外無號誌路口又會有“停”“讓”標誌的,
只會在道路等級不同的地方,
為什麼呢,我們把道路等級簡單分為兩類,
小與大。
—
小路遇到小路,通常會在住宅道路裡,
這種就不會用上停讓,
若真的需要反而要用其他traffic calming的設施,
例如路口抬起,而不是用停讓設施。
且路口就已經很小了且又在住宅區裡,
還可以開快然後警覺性還不提高就真的是三寶了。
所以停讓只會出現在有中央分隔線的地方,
且停讓與中央分隔線這是要一起出現的。
但小路幹嘛用中央分隔線,
住宅裡的道路用中央分隔線其實是不好的,
因為明顯的區隔線會讓駕駛者有開快的誘因,
沒有中央分隔線反而會讓駕駛者較小心翼翼。
所以小路遇到小路,
通常不會也不需設置停讓。
小路遇到大路(指相對大,不一定是四線道才較大歐),
就可能會出現停讓,
而且端點要繪製中央分隔線提醒以策安全。
不然就是號誌化路口。
大路遇到大路就是號誌化路口了。
(不過以上排列組合都可以用圓環呦,圓環是另一個議題。)
—
既然有停讓線的無號誌路口通常會出現在小路與大路交叉,
那麼該怎麼劃設?
先來講“停止線(Stop Line)”
我要引用英國的道路規範,
因為真的講得很清楚也非常make sense。
第一個重點:
“”The edge of the marking nearest to the major road continues the line of the edge of that road, even when the minor road enters at an angle other than 90 degree.”
停止線與主幹道邊界線是必須沿著主幹道的邊線劃設的,
即使不是正交路口。
意思就是就算是斜交的,
停止線也應該是依照主幹道的邊界劃,
而不是依照支道。
這樣基本上會很清楚,誰是等級高的道路,
主幹道永遠會有車道輔助線,不會在那邊空一塊。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因為是沿著主幹道劃設,
所以,
停止線與邊界線不會退縮 !!!
這非常重要,除了成為主幹道的輔助線以外,
支道也會因為這樣而有清楚的視三角,
不然停在後面誰知道到底有沒有車啊!
第二個重點:
“The Directions prohibit the use of STOP signs and markings or Give Way lines on all legs of a junction, as this would cause uncertainty as to which vehicles had priority.”
不會看到四方皆停止的劃設方式,
這樣誰要讓誰?你永遠無法確定是哪一邊會主動停讓。
第三個重點:
Line, Sign, Marking會同時出現,
也就是黃色框框的部分。
另外規範沒有寫道中央分隔線會同時出現,
因為會有單行道的部分。
下圖看得出來,端點會劃設中央分隔線,
但進入住宅區就消失了,
這是一種引誘駕駛人放慢的方式。
Give Way Line也差不多,只是線不一樣。
但有另外提到,
如果轉彎部分有路肩線,
則停讓線及邊線仍要依照實際道路邊緣劃,
而不是路肩線。
不過呢要討論一下,
英國(or整個歐洲)除了轉彎需求,
以及公車彎,
是不太會有路肩這種模稜兩可的東西,
路肩到底要幹嘛用?太模糊了,
臨時停車嗎,那就要劃停車格呀而不是路肩。
給摩托車騎嗎?
路肩不是常態出現的東西,
摩托車應該要視同汽車騎在車道上。
說認真的,
路肩根本就不需要也不必要有,
要停車就是要認真畫停車格,
或者規範停車空間,
不然就是弄成實體人行道。
台灣因為太多地方有路肩,
所以以為到處都可以臨停買吃的買啥的,
所以路邊會大亂,
然後降低公共運輸服務水準,
因為私家車的交通成本太低了,哪裡都可停。
車道寬度設計好就是設計好,
超過的就是實體分隔,
劃設車格也好,
人行道也好、人行道欄杆也好(日本香港很常見)。
沒有什麼寬闊的水溝蓋區域,
以及自以為符合國情的寬路肩區域。
來個例子吧,
然後來看看美國的,
四方皆停,全部退縮,誰要讓誰,誰看見誰。
當然啦,美國地大物博,這種地方車流又低,
退成這樣應該也是不會出什麼意外我猜。
我的意思是,台灣不應該學這種模式,
歐洲普遍路小、壅擠、車多、人多,
跟台灣比較像。
再來看看台灣的例子。
停止線在那邊根本看不到,
就不要怪人民會違規,因為不違規才危險。
如果被英國殖民,應該就變這樣了,
因為這種地方一定會有行穿線,所以停止線必定會退縮,
但其實我畫的不是很標準,
因為第一,斑馬線不會那麼外面。
第二也會有主幹道的車道輔助線只是我沒畫出來。
第三無號誌的行穿線,中央分隔線會是Zig Zag,
也就是折線狀態的,然後會有黃色燈球。
總之因為無號誌,所以多了很多設施讓行人穿越安全。
再繼續看台灣的例子,
沒有行穿線,那應該往前切到主幹道邊緣,
那麼後面真的鬼才看得到車子。
—
最後,
我要來分享一個例子,又是香港。
香港真的把英國整套搬過來規範,
只差在有號誌行穿線香港是弄成黃色枕木紋。
真的是華人世界的典範,
不是說崇洋媚外,
但至少兩岸三地沒有發展出如此成熟的規範。
雖然招牌什麼的ㄧ樣很沒有美感很雜亂,
但好險交通工程、標線弄的很有規矩。
典型英式交叉路口,有空間兩段式穿越就會設置。
Give Way Line也是跟英國一模ㄧ樣。
不會有什麼路肩,要馬就是弄成停車格。
然後端點的地方就像第一張圖一樣,
人行道要突出,除了保護行人,放慢車速效果,
還有規範出小路的車道範圍。
這張圖的左黃圈可以看出,
他是一個Stop Line,然後有行人庇護島;
中間黃圈可以看出,端點突出,
然後車道骨幹部分再內縮給停車空間使用;
右黃圈則是一個Give Way Line。
總之,也不會有路肩這種奇怪的東西。
但路肩,直覺上好像是好設計,
其實大部分,不然。
總之,
交通工程是可以設計的很美的,
有很多細節可以探討,
而且那些小細節加總起來真的會差很多。
如果網友們有興趣,
不免去一趟香港,
認真看一下各種設施,
會發現與台灣非常的不一樣,
並不是說華人圈的設計就會差不多,
香港的交通工程可謂英國的海外輸出翻版。
然而香港的道路寬度、方正度、都市型態,
其實跟台灣比較像,
反而可以跟香港學習學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4.2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36057987.A.18A.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okcool (1.171.172.98), 09/06/2018 20:39: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