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的增肌減脂—-gym根本不是重點]
#為何你可以同時增肌(同化)又減脂(異化)
看到有些臉友在哀嚎,因為警戒無法去健身房,維持跟以前一樣的飲食,於是多了許多肥肉;也有自己居家重訓增減練一下加上低熱量飲食,結果反而減肌增脂,這些人都認為原因在於:健身房關了,所以我的重訓強度不夠,所以才會掉肌肉/增脂肪。
#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重訓根本其次重點在有沒有吃對
例如有個原本就是健身教練的男性學員,他在整個疫情期間增加了1.1kg的肌肉,減少4.2kg的純脂肪,體脂率從疫情前17.8%來到13.2%,回診時他只看到體重就跟我說:「醫師,我照你說的吃R4是想增重(肌)欸,怎麼體重又掉了?」
我說:「有啊,肌肉有持續增加,但是你的脂肪也在下降啊!而且降很多,所以體脂率到你想要的標準喔!」
這位教練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傳統的想法,就是 #增肌就是你要把自己吃胖,讓 #脂肪肌肉一起上升, 減脂就是降低熱量攝取,如果在低熱量減脂餐的情況下除非用「很重的重訓」,不然減脂過程中肌肉就會流失很快。怎麼會有減脂很多途中還在增肌的事情發生?
事實上,那是陷入「I/G ratio」的迷思,一般人都知道當胰島素(Insulin)分泌大於升糖素(Glucagon),就會傾向合成(脂肪/肌肉的合成),反之則下降,所以很多生酮或168斷食的人,都在意圖 #壓低胰島素,降低 I/G ratio來達到減脂的目的,但也因為覺得肌肉怕掉很多,所以鼓勵別人加強重訓來達到 「減脂不減肌」,尤其是高脂肪生酮,看準脂肪不會讓胰島素上升,又能單獨影響升糖素上升而達到降脂的目的,而碳水因為會讓I/G ratio上升很快,容易變胖而刻意把碳水壓到極低。
但是他們都忘了三件很重要的事:
1️⃣胰島素跟升糖素在 肌肉、脂肪、肝臟的影響力大小不一樣。
—>例如肌肉只受胰島素影響,脂肪是胰島素說話比升糖素大聲,肝臟的話是相反。
2️⃣三大營養素在不同組織(肌肉、脂肪、肝臟)會引發的胰島素跟升糖素變化,程度不一樣。
2️⃣ 三大營養素中,唯有蛋白質是 #有條件的影響I/G ratio,在「低醣飲食」的背景下,蛋白質會讓G上升的比I還要再更高一點,所以會讓某些器官的 #異化大於合成。
以上條件都能考慮進去,就會發現 #一個精準的蛋白質比例,可以讓脂肪組織的 「 #異化大於合成」,而且蛋白質提供足量的 #糖質新生,所誘發的少量胰島素分泌,雖不足以敵擋脂肪組織的高濃度升糖素,但足以在肌肉好好發揮合成的效果了。
#所以你才能看到神奇的一起減脂增肌的現象發生
#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用單純吃的或營養讓肌肉增加不是什麼大新聞,也不會得諾貝爾獎,不然你過去幹嘛為了增肌把自己吃胖?本來肌肉就對上升的胰島素非常之敏感,只是當胰島素上升太高,在脂肪會同時發生I/G ratio也飆高,最後看到脂肪的上升多於肌肉(俗稱變胖)的現象罷了。
在整個疫情期間,就算沒有運動,事實上, #維持良好的蛋白質營養跟睡眠,根本不用怕掉肌肉,除非熬夜者或希望增肌者,我會希望他們的熱量跟蛋白質都可以同時拉高,讓胰島素可以再多一點,但肝臟跟脂肪,還是要維持著G>I的平衡。
分享最後一個女性case,兩年健身房資歷,天天有氧無氧加上吃素,2年只瘦5kg,在我這裡4個月減少15kg,體脂率減少快10%,她說解封後她要回到久違的健身房,讓教練看她的數值然後,嚇嚇他😜
#同時減脂增肌不難
#難在兼顧學理跟臨床經驗才能掌握個人化差異
#4加2r代謝飲食是兼顧腸道菌健康跟增肌減脂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
「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的推薦目錄:
- 關於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Imagine fitness online】 如何徹底消除腹部脂肪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求助]體脂肪下降緩慢,肌肉量減少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多久不訓練會掉肌肉?|增肌系列EP48 - YouTube 的評價
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收看范琪斐的寰宇漫遊,今天的琪斐大放送我們要來談談,2020美國總統大選民調一面倒的說拜登贏川普一大截,川貴人,這次別選了吧?乖~我待會給你買個....樓?大家好,我是范琪斐。中間偏右的《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聯手中間偏左的《國家廣播公司》(NBC),在「川拜」首場辯論後,到川普確診前這段時間,所做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高達53%,足足領先川普14個百分點(53%:39%)。真的假的啦~這個幅度也太誇張,我們再參考一下別的。
(10/11公布)美國ABC News和《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在川普出院後做的最新民調,有54%的選民說會把票投給拜登,大幅領先川普12個百分點(54%:42%)。專門統計各家民調數據的Five Thirty Eight指出,拜登的平均支持率勝過川普10.4個百分點(52.2%:41.9%, 10/10數據)。另一個民調數據集合網站「真清晰政治」(Real Clear Politics)的網站顯示,從10月以來每一家主要民調公司統計出的結果,都是拜登遙遙領先川普,差距在5到16個百分點不等,其中不乏立場較為中間的The Hill和經濟學人。所以平均下來拜登的支持率領先9.8個百分點。(10/9公布)美國權威智庫與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做出來的結果是,52%的選民打算把票投給拜登,領先川普10個百分點(52%:42%)。
我們找了很多民調,可是只有很少數的說,川普領先拜登, 說很少數,是怕我們川貴人傷心,其實找來找去只有一個。 (10/5公布)英國《每日快報》聯手英美智庫Democracy Institute做的民調顯示,川普支持率在46%,小勝拜登1個百分點(46%:45%)。不過我還是註明一下,這個《每日快報》是英國的右翼八卦報,民主研究所的民調,也沒有被民調界公信力很高的538列入參考的近500家民調就是了, 所以現在大多數民調都顯示,拜登會獲得壓倒性勝利,但川貴人當然不認為他會選輸啊,最近又在那邊「Fake news」、「Fake polls」喊來喊去,民調統統都是假的!這都是幻覺~嚇不倒我的!
先不要笑,川貴人說的是真的,4年前一直到投票日當天早上,民調都還顯示希拉蕊一定會凍蒜,《紐約時報》做了大半年的民調,到選舉當天早上,還在說希拉蕊有80%以上的勝選機會,結果最後被「逆轉」,搖擺州統統被川貴人拿下!2016年的民調,被很多人認為是「壞掉了」、「走鐘了」,完全無法反映出真實民意,今年隨著大選日逼近,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質疑,真的假的啊?這幾年來專家們一直試圖釐清,當年的「希拉蕊慘案」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總之過去四年民調專家就很努力的要找出,民調為什麼會跟開出來的票差那麼多,但真的非常困難,因為變數實在太多了,我們今天就幫大家整理出幾個專家們認為可能的原因。
(一)手機的普及
還記得去年台灣不是在吵「手機民調要不要納入總統初選民調」嗎?美國其實也有類似的問題。美國現在就跟台灣「人手一機」一樣,有時候還兩三機,越來越少人使用家用電話了,而且年輕人、低收入者以及少數族群,都只用手機而已;反觀年長者和白人族群,就會比較依賴室內電話。大數據分析網站《Datanami》就指出,25歲左右的年輕人看到不認識的電話,幾乎都會pass不接;但70歲的長輩們則是每通必接,因此這樣進行的電話民調就很容易往某一族群傾斜。
那用手機民調不行嗎?根據1991年的《電話消費者保護法》(Telephone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1991;TCPA),美國是禁止「自動撥號系統」打電話給手機用戶的,所以如果要打手機做民調,就必須派出「真人」撥號,這有多麻煩呢?數據顯示,你想獲得1,000個回答,就至少得隨機撥號2萬次,其中大部分是空號,因為手機號碼是私人的,根本不會刊登在電話簿上,這實在太勞民傷財了,很想幫做民調的人馬殺雞一下耶,你們辛苦了。
(二)沉默的多數
每次選舉我都很期待接到民調電話,但大多數美國人可不是這麼想的,可能是因為擔憂個資和隱私外洩,導致選民接電話不敢說出真實意見,或者是覺得,蛤~民調很久欸,老娘才沒空理你。1970年代左右,美國「民調回應率」(Polls response rate)高達80%,你只要打過去人家多半都會回答你,但是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報告,2018年美國「民調回應率」已經暴跌到6%,等於你打100通電話就只有6個人不掛你電話、願意花時間跟你聊兩句,但你也不知道他是不是講真話。
像2016年的大選,支持川普的選民中,就有一群選前不願意表態的,或者在接受民調時故意說謊的,有些甚至不告訴鄰居他們其實支持川普。《Datanami》表示,這些選民會讓調查的結果失準2%到6%,6%很多欸,根本就是超出誤差範圍了。
(三)網路民調難
啊現在網路那麼發達,用網路做民調不就統統搞定了嗎?事實上恐怕剛好相反。數據顯示美國18-29歲的年輕人,有98%都使用網路,但偏偏這個年齡層的人最不愛投票,拿美國總統大選風向球:2018年美國期中選舉為例,雖然這群年輕人投票率比前一次大幅提高15.7個百分點,但仍是所有年齡層中最低的(35.6%),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鍵盤投手」,大家網路上搖旗吶喊超熱情,結果投票日當天大家都覺得不差我這一票。另一方面,你在網路上想填幾歲就幾歲,想變性就變性,別國網軍想來帶風向,也不是那麼困難,因此網路民調也非常容易失準。
(四)早期民調誇大
另一個大變數是「早期民調」的準確度很低,因為選民還沒有足夠時間去瞭解候選人到底在幹嘛,但早期民調卻是媒體報導所仰賴的主要資訊來源,結果就是候選人拿來造勢、媒體見獵心喜誇大報導,進而影響到後續選民對候選人表示支持的聲量。例如看到拜登領先,那支持拜登的人講話就會比較大聲,因為他們是「主流」,反之支持川普的人,可能就會比較不敢表達意見,形成「沉默螺旋」。
「皮尤研究中心」也加碼解釋,事實上2016年的全國民調還算準確,(預測希贏3.3%最後贏2.1%),但美國總統大選是以選舉人票為單位,希拉蕊全國總票數高於川普也沒屁用,最後川普拿下所有的搖擺州,入主白宮。而選前的州民調也無法反映出搖擺州的真實民意,地方往往沒有全國性民調那種資源,四年前他們就忽略了在最後關頭,投給川普的搖擺選民數量,也沒有準確掌握未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選民,他們到底支持誰,種種因素導致了中西部上演「大驚奇」。還有就是民調公司往往有特定的政黨傾向,最後很可能導向「護主」的結果,讓民調不盡然客觀。
那這些問題2020年還會再重演嗎?老實說,有些變數還是很難避免,《紐約時報》就整理了,和四年前相比,哪些因素可能讓美國民調更精準或更失準。
更精準的第一點就是,搖擺選民減少了。
四年前民調失準的一大因素就是搖擺選民,但今年跟民調人員說:嗯~我還沒想好,的搖擺選民數量變少了,四年前的這個時候,大概還有20%的選民說他們還沒決定要投誰,或是打算投給小黨候選人,但今年這群人的數量只剩一半,而且其中支持川普的人也老早就表態,尤其是搖擺州的白人工人階級選民。
更精準的第二點是,選民教育程度的加權。
大家要有個概念,民調準不準確,完全取決於你抽樣有沒有做到「隨機」,也就是每個族群的意見都要被採納進來,但這真的非常難做到,最後很容易讓民調結果出現偏差。例如在美國,如果你跑去郊區教堂裡做民調,那幾乎可以篤定會獲得一個偏共和黨的結果;但如果你對大學生進行抽樣,最後很可能獲得一個偏民主黨的結果。另外的數據又顯示,受過高等教育的選民,比較願意接受民調訪問,每個都是選我選我~而那些較保守、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他們的聲音就很難反映在民調上,所以如果你沒有按照「教育程度」來做加權,民調就會充斥太多年輕大學生的意見,導致結果偏向民主黨。先前民調機構都不怎麼重視教育程度對選情的影響,結果導致2016「爆冷門」。
有鑑於4年前的「教訓」,今年有越來越多民調機構,把選民教育程度的權重提高了,簡單來說就是把教育程度較高的受訪者音量降低一點,把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音量調高一點,讓他們各自符合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今年從3月以來,美國各家民調機構做的幾十個調查中,已經有半數增加教育程度的權重,是先前的兩倍多(約20%)。
可能比2016年更糟糕的是,網路民調的增加。我們剛剛已經提過網路民調的準確度有待商榷,但過去幾個月來,越來越多機構採用網路民調的方式,比例佔地方民調總數的一半。他們採用的方法可能太過簡單,就是直接抓一群網路群組成員,然後再根據受訪者的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分類加權,這樣的作法成本很低又很方便,但非常容易有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結果,而且最後民調可能左傾。 (最好的方式是結合電話民調和網路民調,例如AP/NORC/VoteCast的民調,電訪4萬人外加隨機抽樣11萬網友,結果可能較為客觀。
另一個可能不太客觀的做法是:請選民「回想投票」。
目前有越來越多投票機構採取這個方式,也就是要求受訪者回想2016年他把票投給誰,是希拉蕊還是川普呢?然後再依據他們的回答去做選舉意向的加權。這樣做可以讓民調數字看起來比較漂亮,也可以減少錯誤,但卻很難避免系統偏差,導致結果傾向某一政黨。再加上通常大家都會傾向回答,自己是投給獲勝的那一方,沒有人會想承認自己投給輸家嘛!再說這四年來誕生不少首投族,又有不少人往生,像是疫情導致那麼多人死亡,也有很多人搬到別的地方去,硬把2016年的投票意向套用到今年,恐怕不太合適。
所以這個民調到底是能不能看啊?你要是問我,我覺得就別看了 ,這是我們媒體想要預測選舉的結果, 或研究單位拿來做選民行為分析. 但一般選民還是把政策看清楚點比較要緊,你管別人怎麼投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
#美民調失準
#選情霧茫茫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生活裡面的應用,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我邀請你想像一個情境哦,下個月你有個很重要的升遷考試,如果考過了是一個很重要的轉機,對你的未來會很有幫助;可是如果你考不過的話,之後的機會可能就大大的減少。
雖然你不想要現在就開始杞人憂天,但是如果真的失敗了,那你想想看,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這樣的沮喪會持續多久呢?
現在的問題就是,你幫自己預估一下你會沮喪的時間,如果跟你很不幸的,真的沒有考過,實際沮喪會花的時間相比,你覺得哪一個時間會比較長呢?
你覺得是自己預估的沮喪時間會比較長,也就是說,你會以為自己難過很久,但事實上沒有那麼久;還是你的預估跟實際的沮喪時間,是一樣長的?
又或者是你實際會沮喪的時間,會更長一些,也就是哦,原本你覺得你自己不會沮喪那麼久,但事實上你會沮喪很久很久?
你的選項是哪一個呢?你可以想一下哦,即使人在遭逢失敗,我們都會有在主觀感受上,受到打擊的感覺。
但事實上,一個遭逢失敗的人,並不會像自己所想的那樣,沮喪得這麼久,而且你心情平復的速度,也會比想像中快得多。
這樣的心理傾向,無論是面對考試考差的學生,還是因為車禍導致身體殘疾的人,都是一樣的。
事實上呢,當事人並不會如自己一開始所想的,會痛苦的那麼久,這樣的心理現象稱為「心理免疫系統」。
「心理免疫系統」給了我們對於面對痛苦經驗的耐受性,去補償我們負面的感受,像這種心理上的屏障,對我們面對不確定,而且無情的現實來說是很重要的。
其實不光是面對沮喪的負面情緒是這樣,其實當你面對到成功,或者是一雪前恥的經驗也是一樣的。
有這種一雪前恥念頭的人都會覺得「如果我能夠感覺雪恥,感覺一定會非常的痛快」;但事實上,當你真的揚眉吐氣之後,成就感並不會像你原本想的這麼樣的強烈。
同樣的,經過心理學的實驗告訴我們,不只是一雪前恥,包含我們在比賽當中贏得獎金、告白成功…,這些感動跟快樂的程度,其實都沒有你原本以為的這麼強烈,或者是能夠持續這麼久!
所以呢,「心理免疫系統」對我們來說,它可以說是一個調和的系統,你會難過,但不會難過這麼久;你會開心,但也不會開心的這麼誇張。
然而為什麼我們當一切都還沒發生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自己經過了某些打擊,一定站不起來?
或者是自己達成了某些里程碑,人生就從此不會有任何的煩惱跟遺憾?這樣的想法,其實都是一種影響力的偏誤!
我們在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很容易放大它們發生之後,可能對我們造成的情緒影響,那麼我為什麼要跟你分享這個呢?
我想我們都是生命共同體,我們面對的是同樣的時局,我們面對疫情這麼不確定的狀態底下,我們常常會覺得那個黑暗似乎沒有盡頭。
甚至於如果你的產業、你的工作,受到這次的疫情很大很大的影響,你都會覺得可能經過這一次你再也爬不起來,你再也沒有辦法翻身了!
我想或許在你主觀世界裡的真實,真的是如此!可是如果我們放長時間的維度,我們放大生命的眼光,你想一切真的無法度過嗎?
或許當我們回觀人生當中的很多困境,在那個當下,你也覺得這一關一定過不了;但是你不也活到了現在,聽到了這一段分享啊!
在這我就想到我很喜歡的一句話,那就是「老天爺不會給你,超過你能力的挑戰」;然而呢,尼采也有相對應的說法,叫做「凡殺不死你的,都會讓你變得更堅強」!
我想我不會假裝我真的懂你的困境,或者懂你現在的辛苦,然而我們都在同一條船上,或許我們都不是你。
但是你必須要相信,你可以度過這一切,如同你在過往的歲月當中,所遭逢的挑戰,你不也走到了今天嗎?
所以談到這裡,我要發自內心的跟你說一聲,加油!我們一起挺過去,或許對於現在的你來說,當有人告訴你保持「平常心」,你會覺得這是一句幹話。
但事實上,如果回到人的心裡,你我都有心理的免疫力,「平常心」並不是一句幹話,也不是不痛不癢的安慰;而是你本來就有的東西,。
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以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希望你能夠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並且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線上課程是【自信表達力】,這一門課程集合了我多年在表達上面的經驗和實作。
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一對眾,特別在這個時代裡面,我們可能都需要透過遠端的工具,讓別人能夠知道我們想傳遞的。
然而也因為如此,少了面對面的豐富,跟多元的訊息交流,所以他就非常考驗我們是否有足夠好的表達能力。
【自信表達力】這一門課,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歡迎,而且也有很多朋友跟我回饋,給他們很大的幫助,你加入了嗎?
希望你能夠一起加入、一起學習,也希望你在面對這個時代,能夠在人與人之間,都需要保持距離的狀況底下,把自己說清楚,讓別人能夠懂你。
詳細的課程資料,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那麼今天就你聊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生活裡面的應用,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隨著疫情的發展,無論是台灣還是世界各國,都出抬了很多相關的規定,這些規定呢,都是要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所以我在這邊也特別呼籲一下哦,不管是戴口罩,還是社交距離,還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等等的。
請我們所有的聽眾,當你聽到這裡,請你務必遵守這些部分,不僅保護你自己,也是保護其他人。
面對這麼大的疫情威脅,在規定上面採取一種「如果你違反就處罰你」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也不免想到的,有沒有可能用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鼓勵的方式,或者是用正面獎勵的呢?
就像是歐美,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戴口罩的習慣,甚至於他們把所有的人際距離,或者是禁止外出這樣的規定,視為一種不必要的;甚至於還看到很多戲虐的影片,彷彿把它當成是一個笑話一樣。
當然了,我相信隨著確診人數越來越高,然後死亡人數也越來越多;我想整個情勢發展到此刻,應該也不會有人把它當成是個玩笑了!
就像是美國總統川普,他剛開始也覺得這次的疫情,彷彿就像是過往的流感一樣;然而很快的,他的說法還有很多的規定都變得不一樣。
只是如果回到人的行為的長期塑造,往往用懲罰式的思維,是不會有太長期而且穩定的效果。
就像是從小到大我們被規定的很多事情,不可以交男朋友、不可以交女朋友、不可以晚回家、考試不可以作弊…像是這樣的禁令,你回頭想想你真的有100%遵守嗎?
還是等到你覺得差不多,可以測試一下爸媽對於門禁的底線,你就會用各種方法去測試他們呢?
的確,在人性的部分來看,用禁止的跟用獎勵的,其實它的長期效果是很不一樣的;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好的長期效果,其實用獎勵的方法,會是永遠比用禁止懲罰的方式來的好很多。
舉個例子吧,在南非最大的健康保險公司Discovery,他們公司並不是用警告保戶「未來你會生病,所以你要保險」這樣的一個訴求。
他是展開一項獎勵的計劃,他們的客戶呢,每一次在超市裡面,只要買水果、蔬菜、上健身房,或者是去接受健康檢查,都可以立即累積一些點數,而客戶呢,可以用這些點數來兌換很多的商品。
而這個計劃非常的有效,非常的成功,人們採行了更健康的行為,因此到醫院看病的次數也就減少了,那對保險公司來說,跟對客戶來說都是雙贏的結果。
可是你聽到這裡,你可能也有一個很大的疑惑,就是如果威脅和警告的效果是有限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想要改變別人的行為的時候,還是常常利用懲罰和威脅呢?
即使你我都心知肚明,但是我們發現,我們還是會常常去警告學生,如果不努力唸書,就找不到好工作;或者是警告我們的子女,不穿外套就會感冒。
我們應該告訴學生,努力唸書,就會寫出好報告,就會找到好工作;告訴自己的女兒,穿上外套,既漂亮又溫暖還能保持健康,這樣才能去參加朋友的聚會。
我們理性上都知道該這麼說,但事實上,我們要改變說法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自動按了快轉鍵。
其實演化的結果,讓我們的大腦對威脅會特別的敏感;所以我們自然而然,會很直覺的去想到,如果他不做什麼,就會有什麼損失;或者是如果他做了什麼,我就要懲罰他,像是這種比較負面的方向。
因為你想想看在演化的長河裡,如果你的祖先是那種,看到威脅或者是看到可能的危險,不會有特別反應的人;那我想你也不會有機會聽我這一段分享,因為你的基因根本不會被留下來啊!
所以呢,當我們發現某一個學生不用功,我們的大腦就會立刻進入他的未來,去看到他沒有達成生命的目標、找不到工作。
而這樣的立即反應,會讓我們的大腦,會比較習慣去看到災難,於是就會說出悲觀、負面的語言。
不過當你聽到這邊,千萬不要覺得很挫折或很無助,其實要讓自己能夠改變說法,這需要有意識的學習跟練習,這也是為什麼我推出【自信表達力】這門課的主要原因。
因為表達這件事情,如果你只是自己跟自己說話,自己說自己想說的話,基本上你不用學習,因為你根本不用care別人聽得懂聽不懂,或者是別人聽得進聽不進這種事情。
然而如果你的表達是希望讓別人能夠聽得進,而且會去做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如果你的表達卻觸發了對方的抗拒心理,或者是對於負面感受的排斥,這樣的逆反心態,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會是越努力越挫折。
就像是我們成長過程當中,有多少師長跟前輩,對我們所謂的苦口婆心,但是一點用都沒有,最後再丟下那三個字叫做「為你好」,你還更生氣!
可是當你有一定的年紀和歷練的時候,你回頭想起他們曾經講過的話,你可能都會覺得他們說的,某些層次上是對的。
但當下你就是聽不進去,可是更可悲的就是,你現在面對自己的晚輩的時候,你卻重蹈覆轍,你不覺得這樣子,好像有點蠢嗎?
所以呢,在我的【自信表達力】課程裡面,我就特別的讓你,除了去建立起你在表達之前的思考模式之外。
當你在設計跟鋪陳你要表達的內容的時候,你怎麼樣去說到別人的心裡,能夠引發對方想要行動的動機;也讓對方在感性上覺得,配合你說的去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簡而言之呢,就是說那些有感的話,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疲於奔命,累的要死,說了一堆,別人還翻你白眼。
然而聽到這裡,無論你會不會參與我的【自信表達力】課程,我都很希望你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用在自己的身上。
其實有太多的狀況底下,你的理性上都知道你該去做什麼,但是你就是不願意甘願的去做,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心中總有一個權威者,來要求自己、來恐嚇自己,而那恐嚇的句型正如同你恐嚇和別人一樣;你可能會告訴自己,如果這個時候不好好的學習閱讀,那我未來會看不到希望。
然而其實你也可以告訴自己,我現在只要開始閱讀,我就可以多增加未來的可能性,都是在指涉同樣一件事,你想哪一種表述,會讓你的心更願意跟自己配合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希望你能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課程,相關的內容跟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很期待你的加入,也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求助]體脂肪下降緩慢,肌肉量減少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體脂肪沒有什麼下降,但是肌肉量(圖沒顯示)從原本的62點多降到59點 ... 運動方面,最主要是運動量與運動方式,光做重量訓練不會瘦,光跑步或 ... ... <看更多>
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多久不訓練會掉肌肉?|增肌系列EP48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做到這三件事就可以了(減脂增肌的小秘密)|60歲邱正宏醫師跟你說【邱正宏談健康】【健康瘦身】 ... 讓我體態卡關的錯誤|三個影響 重訓 訓練量的關鍵. ... <看更多>
而且你的重訓量減少甚至沒重訓 在 【Imagine fitness online】 如何徹底消除腹部脂肪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所以如果想減少腹部脂肪最終還是得透過重量訓練、飲食和有氧(尤其是飲食) 由此可見,想要消除小腹甚至擁有六塊肌基本上就是一個有“計畫”的減肥所能達到的結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