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上菜的內容有點瘋狂,但相當實吃實用
太太們看完比照辦理舉一反三
放入日常料理規劃清單一次備菜
一次變出 2~3道菜,非夢事!
這次菜色料理程序3道菜加起來
修誇多了些,我把作法&撇步跟材料放到照片裡
請太太們按圖索驥,依照片順序翻閱
今日上菜
「#醃篤鮮、#日式茶碗蒸、#蒸海鮮時蔬」
這三道菜除了醃篤鮮需要較長時間燉煮
其餘只需20分鐘左右就可完成,而且可以提前備料,放冰箱存放在開飯前半小時從冰箱取出食材
稍微組裝一下用湯鍋&蒸籠一次備妥
熱湯&菜餚一兼二顧,省時、省電、又省心
時間一到就開動,熱騰騰 咻滾滾上桌
「#醃篤鮮」
上海名菜來著,在地正宗滋味.....我還沒嚐過
但在上海餐館裡倒是喝過很多次
這次成品相當滿意是驕傲之作
#三咪姐給予高度肯定
#金宅美食家美味認證
淡淡鵝毛黃湯色,金華火腿特有沈穩豐厚香氣
豬五花和竹筍隨熱氣冉冉升起,飄散鮮甜清香
猛火文火交替,慢燉生成的湯頭
口感細緻油脂溫潤圓滑
呼呼咧~啜飲一口
濃郁鮮甜浪潮擊打味蕾
鹹鮮滋味在口中綻放,瞬間激起饑餓狂潮
唾液分泌不止,只想趁熱多喝上幾口
看著鍋裏好料,彷彿閃耀金光絢彩奪目
似乎在呼喊著~嘆咻 嘆咻 緊來吃
濃、醇、香 用在形容這湯品上
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也可以用這咖蒸鍋蒸籠燉煮出
超級銷魂的美味,上海名菜醃篤鮮
絕對上的了檯面,也肯定能獲得滿堂喝采
好湯品、真香、不燉嗎?
PS. 這鍋湯品若煮的量少,滋味、層次
厚度會出不來,有體無魂不如去餐館吃
#JIA蒸鍋 蒸籠3.5公升大容量
直火加熱燉煮時外掛遠紅外線
提升美味也讓食材營養更容易吸收
「#日式茶碗蒸」
飯桌上只要出現日式茶碗蒸
厲害程度都會直線上揚
滑嫩口感好似豆腐,鮮美甘甜滋味獲得
好感易如反掌太容易就好吃
而且不分年齡層都會喜歡~
只要留心照料兩個小撇步
蒸出完美無瑕的茶碗蒸~
非夢事(又來!有打廣告的感覺嗎)
A.蛋液比例
1顆雞蛋兑上最多2.5倍高湯(一顆蛋約60g)
B.蒸煮火侯
蒸煮時上蓋開大火,待蒸汽充滿蒸籠後
再轉小火,火力太猛會讓溫度太高
蛋液沸騰起來,蒸蛋就會坑坑巴巴很不美麗
口感也會變的硬硬 der
所以放耐心文火慢蒸是必須的
若還是怕怕不確定火喉控制對不對
那就多放一支筷子在鍋蓋下方
留一點間隙讓過多蒸氣排出來
多一層保險,肯定萬無一失
此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
「食材本身也會出水」
食材放太多,成品會湯湯水水的
小眉角揭曉之後,茶碗蒸就變的超級容易了!
用蒸煮方式烹調可以保留食材水份
同時也把精華跟美味留在碗裡~
茶碗蒸 算是蒸煮料理經典代表之一
「#蒸海鮮時蔬」
海鮮跟蔬菜可以分開來蒸,也可以合在一起
端看你要放多少食材進蒸盤裡,放的多就要留意食材間的空隙,疊壓太緊蒸汽無法流通
會熟的慢且不均勻...
我分兩層同時蒸煮,因為海鮮怕“慢熱”所以
放下層蒸汽量大,溫度高熟的快
時間約12~15分鐘(關火後悶3分鐘)
上層放絲瓜跟幾顆蛤蠣增鮮
時間約20分鐘(含下鍋蒸海鮮時間)
最底下的湯鍋暗藏玄機,我用醃篤鮮的湯
兑一些水用來煮粥,蒸煮海鮮跟蔬菜時的水氣
凝結,落回粥裡順道分杯羹
可以讓粥變的更鮮甜,是不是超聰明!
疊疊樂一起煮,不出 30分鐘 2菜1粥
同時上桌簡直超級夢幻!
是不是好厲害!
當然聰明的太太們可以自行發揮
看是要蒸魚、粉蒸排骨、蒸燒賣
甚至是元盅雞湯、元盅牛肉湯都很不賴~
PS.JIA的蒸盤深度很夠,鍋蓋圓弧略高內挖深
的設計,可以放置的容器高度約莫9公分
相當的高相較於一般竹籠,適用容器彈性大很多,全瓷製蒸盤也容易清潔清洗(這點我很尬意)
最後補充,使用蒸籠跟湯鍋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些經驗值的累積,之後才會比較容易掌握時間與火候,還好「蒸」這種烹煮方式,相較其他烹調方式來的溫和很多,就算蒸過頭也不至於乾柴
到無法下嚥,沒熟補足時間就好
反而更容易控制與補救,偶爾用蒸的方式
做一些清爽料理
嚐嚐食物原味也是挺不錯選擇
#JIA饗食版蒸鍋蒸籠
#暸解更多請看留言第一則連結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Ytower Cooking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買(柿紅/櫻粉)釉光陶瓷不沾三鍋4件組 按這裡→https://lihi1.cc/GGBmz 1.滑蛋蝦仁 美味秘訣: 1. 加蛋白醃,口感更滑嫩 2. 蛋滑的秘訣:加太白粉水 蛋保水又滑嫩 3. 油溫高、關火滑 蛋嫩口感好 材料: 蝦仁 300公克/shrimps 300g 蔥花 40公克...
「豆腐花出水」的推薦目錄: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Peggy's 陽光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高敏敏 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柚子媽媽來上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Nora Hsu- Barrel Leaf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Re: [心得] 新入手*豆腐模+豆腐製做DIY實況圖- 看板cookclub 的評價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Mr.豆豆- 為什麼豆花會出水呢? 為什麼 ... 的評價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鹽滷豆花失敗補救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鹽滷豆花失敗補救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鹽滷豆花失敗補救的推薦與評價,PTT、FACEBOOK、DCARD 的評價
- 關於豆腐花出水 在 奇怪...豆花失敗的原因在哪? (第2頁) 的評價
豆腐花出水 在 Peggy's 陽光廚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晚餐風景~
鹿尾菜飯糰
芝麻香鬆飯糰
一風堂辣豆腐
氣炸酥脆低脂雞塊
松子酪梨小黃瓜沙拉
胡麻番茄
油漬烤菇
烤地瓜
海帶豆腐味噌湯
冷泡日月潭紅玉紅茶
想要假日歡愉的爆醣,平日就要認真的收斂嘴巴。週一晚餐吃點輕食,也順勢把冰箱零零角角的食材一併整理上桌。
發現一風堂辣醬,最開始是在日本吃一風堂拉麵時,桌上的辣豆芽讓威廉欲罷不能,一次都會吃掉餐廳兩三罐的豆芽,索性帶半打辣醬回台灣吃過癮。
後來發現一風堂辣醬可好用,做各式涼菜淋一點都很加分,尤其是淋在豆腐上,再加工一番,成為一道大受好評的小菜新歡。
原本以為孩子們會喊辣,但兒子是愛到連盤底湯汁都想舔乾淨,到底是有多愛啦!
餐後,威廉離開餐桌前說:吃得好舒服,感覺好健康的一餐喔!
#難得有餐後感想發言
/
【一風堂辣豆腐食譜】
喜愛嫩度的白豆腐 1~2塊
一風堂辣醬 1~2大匙
日式醬油 1小匙
韓式香油 1小匙
桃屋蒜酥 適量 (可略)
蔥花 適量
*將豆腐用電鍋蒸熱出水,倒掉水份,稍微用紙巾吸乾,淋上所有醬料,即完成。
*所有豆製品,如蒸過的生豆皮、川燙過的油豆腐、豆揚,還有白煮蛋,都可以用此食譜嘗試,皆是不同美味的小菜。
/
Peggy’s Kitchen_IG帳號「@peggyq_kitchen」
https://www.instagram.com/peggyq_kitchen/
/
「免油炸雞塊 食譜」
https://www.facebook.com/364589773597467/posts/4293196277403444/
「油漬烤菇 食譜」
https://www.facebook.com/364589773597467/posts/4398921596830911/
#佩姬的陽光廚房食譜
#涼拌小菜
豆腐花出水 在 高敏敏 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小時候常搬張椅凳 在大人旁邊看做菜 媽媽總說魚要是煎破了 長大嫁出去會笑死人⋯害我對煎魚一直有種謎之恐懼🤷🏻♀️
但是!come on~我煎魚從來沒在煎破皮的好嗎😎
你們知道 選對真正的不沾鍋 煎煮炒炸就難不倒~彷彿天生就是個職業家政婦👩🏻🍳
尤其這把「WOKY 恰恰鍋」 真的不是我要誇他~專為台灣人烹飪習慣設計就是有差👍🏻
你們看它鍋底厚壁薄、加熱速度快又勻熱 就算是料理新手也能快速變老手(好饒舌😂
恰恰鍋外型漂亮 放在廚房下廚心情都更好了
而且還得了2021的金點設計獎
看我用它來做出一桌功夫手路菜吧!食譜也都奉上了❤️
手路菜1 #功夫豆腐盒子
材料:板豆腐、糯米椒、豬瘦肉
簡單來說就是把豆腐挖空 跟其他炒料拌在一起、再把炒料放回挖空的豆腐盒裡!
煎這麼嬌嫩的豆腐都不是問題
✔️恰恰鍋「受熱均勻、不易沾鍋」
仔細看過底還有聚熱紋 所以蓄熱力好👏🏻
放食材後就不容易降溫出水 導致炒不香又沾鍋的狀況⚠️
這點真的蠻厲害的!煎魚、煎豆腐都不是問題!
手路菜2 #白酒蛤蠣
材料:薑絲、蛤蜊、米酒或白酒
準備完畢即可開火🔥
先把薑絲爆香後 倒入蛤蜊+一杯水+半杯米酒
蓋上鍋蓋 等著蛤蜊遍地開花就可以了 是不是超簡單!
✔️ 料理食材不受限,做菜超簡單�連蛤蜊、蝦子 這種硬殼類的海鮮都可以安心下鍋
無塗層沒有擔心塗層是不是會剝落 吃下肚的問題
✔️「可立式透明鍋蓋 可即時掌握料理狀態」
上面這個鍋蓋很重要 除了漂亮之外 也方便看料理的狀態
還是強化玻璃 耐用度是一般玻璃的3~5倍!
外圍還有食品級的矽膠圈 可以做為保護的防線~
我也很喜歡用鍋蓋來擋料理時飛濺的油😂它就是像我的美型盾牌🦸♀
手路菜3 #松露櫛瓜彩椒
這道更很簡單了 蒜頭爆香之後全部煎炒即可~不過你們知道煎櫛瓜其實有點學問👉🏻
要嘛上不了顏色 要嘛就是一不小心會煎過頭🤷🏻♀️
所以這時候能受熱均勻真的很重要!!
你們看鍋子裡的櫛瓜都有金黃焦色 這就對了!😉
✔️「全鍋無塗層 為全家的安全把關」
有些號稱不沾鍋 是上塗層 然後用久了就變很沾鍋😤
恰恰鍋是20年台南在地工廠的重力鑄造成形~表面的毛孔有細化處理 不是塗層卻能不沾的效果👍🏻(研究很久⋯�同時沒有塗層所以可以使用鐵鏟、鐵夾�不像一般有塗層的不沾鍋怕刮傷鍋面�而且「無塗層」就是讓食材表面可以金黃恰香的主因,
總之~這個太專業了 用過就知道!
手路菜4 #拔絲甜菜根地瓜
有時候在家就真的很想吃點甜的
我就會自己動手做減糖版本的甜點👩🏻⚕️拔絲地瓜就是我小時候的回憶❤️
先把甜菜根跟地瓜切塊 放入油鍋炸
炸完之後撈起再做炒糖(水 +糖)
糖的部分我有混羅漢果糖 炒到糖水冒泡、變微濃稠時
就可以把炸過的甜菜根跟地瓜放下去裹糖
你們看這個糖衣 裹得很均勻漂亮時 就可以放進冰水裡冰鎮🧊
一上來就是一個外層酥脆又會牽絲的拔絲地瓜😍
✔️「深煎鍋型容量更大 鍋邊導角設計更方便」
這個鍋其實夠深 所以油炸、翻炒都很方便👍🏻�鍋邊又有倒角設計 所以熱油、醬汁也不容易外溢 �簡直是新一代的鍋型新選擇!
不要以為一個凹槽的容器都可以當鍋子⚠️其實鍋子是要講究的~拿著一把累積30年用心製造的鍋子做飯
更能感受到恰恰鍋的用心❤️為生活帶來滿滿幸福感🥰
現在WOKY官網有新上市組合活動
有26公分也有32公分的組合可以選擇!
覺得家裡的鍋子該換新了嗎?
把炒爐的位置留給恰恰鍋吧😉�🛒https://lihi1.cc/kS1E9
.�.
#想做好菜就要用好鍋 #備好料用好鍋 #料理新手也能做出一桌好料 #用講究的心留住不將就的原味 #WOKY #恰恰鍋 #台灣製無塗層不沾鍋 #金點設計獎恰恰鍋
#台式餐桌美學
豆腐花出水 在 Ytower Cooking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買(柿紅/櫻粉)釉光陶瓷不沾三鍋4件組
按這裡→https://lihi1.cc/GGBmz
1.滑蛋蝦仁
美味秘訣:
1. 加蛋白醃,口感更滑嫩
2. 蛋滑的秘訣:加太白粉水 蛋保水又滑嫩
3. 油溫高、關火滑 蛋嫩口感好
材料:
蝦仁 300公克/shrimps 300g
蔥花 40公克/scallion 40g
雞蛋 6顆/eggs 6pcs
調味料:
鹽 1/2茶匙/salt 1/2tsp.
白胡椒粉 1/2茶匙/ white pepper powder 1/2tsp.
太白粉水 2大匙/ thickener 2tbsp.
米酒 1大匙/cooking rice wine 1tbsp.
醃料:
A
鹽 1/2茶匙/salt 1/2tsp.
蛋白 1大匙/egg white 1tbsp.
太白粉 2茶匙/tapioca starch 2tbsp.
B
油 1大匙/oil 1tbsp.
作法:
1. 蝦仁洗淨後開背,去除腸泥。用餐巾紙吸乾表面水分。
2. 再加入所有醃料 ,再加入油拌勻。
3. 鍋中加入1大匙油,放入醃好的蝦仁,炒至變紅且熟後取出備用。
4. 雞蛋打入大碗中,加入所有調味料拌勻。再加入炒過的蝦仁和蔥花,攪拌均勻即可。
5. 熱鍋,倒入約2大匙油燒熱,再倒入作法4的蛋液,蛋液邊緣出現漂亮裙邊後將蛋液輕輕往中央推入,至半熟後熄火。
6. 利用餘溫讓蛋液慢慢凝固至熟即可。(餘溫加熱,蛋不過老)
2.豆豉鮮蚵
材料
鮮蚵 600公克 oyster 600g
豆豉 40公克 fermented black bean 40g
嫩豆腐 1盒 silken tofu 1box
蔥 100公克 scallion 100g
蒜末 15公克 garlic 15g
辣椒末 20公克 chili 20g
醬油膏 2大匙 thick soy sauce 2tbsp.
水 100ml water 100ml
白胡椒粉 1/2茶匙 white pepper powder 1/2tsp.
米酒 2大匙 cooking rice wine 2tbsp.
太白粉水 2大匙 thick soy sauce 2tbsp.
香油 1大匙 sesame oil 1tbsp.
作法
1. 豆豉沖洗去多餘鹽分。(不要用浸泡的,鮮味不流失)
2. 蔥白、蔥綠分別切成蔥粒。
3. 嫩豆腐切丁。
4. 鮮蚵輕輕拌洗乾淨。
5. 將鮮蚵放入沸水中汆燙30秒,撈起瀝乾。(水滾下鍋燙30秒就OK!這樣鮮蚵不過老且炒後不易出水)
6. 熱鍋,倒入1茶匙油,放入薑末、蒜末、蔥白與辣椒末炒勻,再放入豆豉炒香。
7. 加入水、醬油膏與白胡椒粉煮勻。
8. 加入鮮蚵、嫩豆腐、米酒燒煮一下,加入蔥綠煮滾。
9. 以太白粉水勾芡,再加入香油提味即可。
3.薑絲小捲
材料:
小卷 800公克 neritic squid 800g
薑絲 40公克 ginger 40g
辣椒絲 適量 chili pepper 20g
蔥絲 適量 scallion 40g
調味料:
醬油 2大匙 soy sauce 3tbsp.
米酒 2大匙 cooking rice wine 3tbsp.
細砂糖 1茶匙 sugar 1tsp.
烏醋 1大匙 black rice vinegar 1tbsp.
作法:
1.熱鍋,倒入適量油,放入薑絲以中小火煸香至微金黃。
2.放入小卷,拌炒均勻並將表面煎至略焦黃。
3.加入所有調味料,辣椒絲、蔥絲,拌炒均勻,最後燒至收汁即可。
4.,煎馬頭魚
秘訣:吸乾表皮水分 煎起來完整不軟爛
秘訣:裹一層薄麵粉 煎得更香更好看
秘訣:大火下鍋更酥脆
材料
馬頭魚 3尾/amadai 3pcs
薑片 15公克/ginger 15g
蔥段 15公克/scallion 15g
米酒 1大匙/cooking rice wine 1tbsp.
鹽 適量/salt q.s.
中筋麵粉 適量/plain flour q.s.
油 適量/oil q.s.
作法
1. 馬頭魚洗淨,放上薑片、蔥段與米酒,兩面抓醃均勻,靜置5分鐘。
2. 挑除蔥薑後,取餐巾紙吸乾兩面水分,抹上鹽後沾麵粉,拍掉多餘的麵粉備用。
3. 鍋預熱後倒油,輕輕放入作法2的馬頭魚,大火煎1分鐘後轉小火,煎到邊緣金黃上色後翻面,中火煎熟即可。
5.九層塔蛋餅
材料
雞蛋 2顆 egg 2pcs
九層塔 適量 basil leaves q.s.
中筋麵粉 160公克 plain flour 160g
太白粉 20公克 tapioca starch 20g
水 250ml water 250ml
鹽 1/4茶匙 salt 1/4tsp.
醬油膏 適量 thick soy sauce q.s.
作法
1.中筋麵粉、太白粉、鹽、水混合均勻成麵糊,靜置10分鐘。
2.雞蛋、九層塔混合均成蛋液備用。
3.熱鍋,倒入1茶匙油,放入2大杓的麵糊,以中火煎至凝固變色。
4.將麵糊翻面煎至兩面都上色略焦香。
5.將煎好的餅鏟起,鍋中倒入蛋液,再放回餅壓一下。
6.煎至蛋熟後翻面再煎一下,折起成卷狀起鍋。
7.切成小段,再塗上醬油膏即可。
-
6.照燒雞腿
醬汁好記比例:
柴魚醬油:味醂:米酒=3:2:1
材料:
雞腿排 2支/ chicken thigh 2pcs
鮮香菇 適量/shiitake mushroom q.s.
調味料:
柴魚醬油 3大匙/bonito sauce 3tbsp.
味醂 2大匙/mirin 2tbsp.
米酒 1大匙/cooking rice wine 1tbsp.
作法:
1. 在雞腿排肉厚處劃刀,備用。(劃刀快熟又易入味)
2. 將所有調味料混合拌勻成照燒醬。
3. 熱鍋,將雞腿排朝下,放入鍋中,開中小火,將底部煎至出油且雞皮金黃酥脆。(用雞皮的油脂煎雞腿更香)
4. 將雞腿翻面,繼續用中小火煎熟。
5. 將多餘的雞油用廚房紙巾吸除,放入香菇,再倒入醬汁,轉小火,將醬汁燒至濃稠。(小火燒煮,雞腿入味 醬香味濃)
-
楊桃美食網
http://www.ytower.com.tw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ytower0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ytower01
豆腐花出水 在 柚子媽媽來上菜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平底鍋烤肉 什蔬烤肉捲 宅在家的幸福感
這個星期突然好想吃烤肉,可是我家沒有電烤盤,要怎麼烤勒?
默默拿出平底鍋來,"梅納反應"後就有濃濃的烤肉香啦~
一口烤肉一口冰啤酒~真的好好吃...宅在家的幸福感 . ^-^
所需材料:火鍋肉片 400公克(里肌肉,梅花肉,五花肉都可以),
小黃瓜 2條 , 玉米筍 8根, 蘆筍花 一小把 ,蘋果泥3大匙,
醬油 2大匙, 蠔油 1大匙, 味醂 1大匙,米酒 1大匙,細砂糖 2茶匙.
(蔬菜可以依自己的喜愛來調整喔,可選不易出水的蔬菜~青紅甜椒也好吃)
廚房用洗手慕斯在全聯、大潤發、松本清、寶雅、唐吉軻德、博客來、MOMO購物網、獅王官網都買得到喔!看介紹→https://bit.ly/2QKeCaP
感謝您觀賞今天的影片.
請記得"「訂閱我的頻道」"感謝您.
喜歡我的影片,請幫我分享給親朋好友唷 . 謝謝大家
更多家常菜:
https://youtu.be/Iwg8VO5IXrs 蕃茄麵疙瘩
https://youtu.be/YakCJM2Zyjs 金瓜炒米粉
https://youtu.be/UeZMA75QYSo 古早味筍干滷肉
https://youtu.be/GypJSO9IcRw 家常三杯雞
https://youtu.be/Tgh-qBr-BVA 萬用蕃茄肉醬
https://youtu.be/67xDOv44wOU 咕咾肉
https://youtu.be/kuJJxWWz9WQ 砂鍋魚頭
https://youtu.be/U6Z6A4aPht4 梅干扣肉
https://youtu.be/UN_8yL3kXYA 蒜香鮮蝦粉絲煲
https://youtu.be/Fb-wdiUWTk4 豆豉鮮蚵
https://youtu.be/PdP-iz9rUWk 魚香豆腐
https://youtu.be/R_YK5ONo4UE 芋頭米粉湯
https://youtu.be/Oi9TWDcP4-0 芋泥球
https://youtu.be/PL-7g8XadO0 鹹酥雞
https://youtu.be/YMQ0kec7R80 爌肉飯
https://youtu.be/mPGlRCJ4HGI 蘿蔔泡菜
豆腐花出水 在 Nora Hsu- Barrel Leaf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宮崎黑蒜頭調味醬】 http://bit.ly/black-garlic-sauce-cyanplus
有陣子沒錄一日飲食紀錄了,這次就是夏季六月的某天(正受疫情影響中)吃的食物,包含最近愛的早餐、點心,還有新的兩道食譜。希望你們有機會也可以試試!:)
Love,
Nora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barrelleaf/
• FB - http://fb.me/barrelleafstoastnotebook
• 食譜電子書 - http://bit.ly/nora-eb7ook-bundle
• 加入我的 Patreon - http://bit.ly/NoraHsu-Patreon
• 支持創作 - https://p.ecpay.com.tw/00C410F
• E-mail - nora@barrelleaf.com
• Website - https://www.barrelleaf.com/
• 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barrelleaf
» 我如何變成 Vegan - https://youtu.be/Jtjf87f7s4Y
------
#1 豆漿優格碗(00:54)
https://bit.ly/how-to-make-soy-yogurt
#2 蕎麥麵(02:19)
80 g 蕎麥麵
1 Tbsp 宮崎黑蒜頭美味調味醬-黑芝麻口味
1/2 Tbsp 薄鹽醬油, 試味道,可依個人口味調整
2 tsp 熟芝麻, 黑白各半
蔥花, 適量
#3 蒜香"蛋"炒飯(04:40)
http://bit.ly/black-garlic-noodles-fried-rice
1 tsp 植物油, 我用橄欖油
1 瓣 蒜辦, 切末
40 g 胡蘿蔔, 切丁
200 g 板豆腐, 壓出水
1/8 tsp 薑黃粉
1/2 小顆 黃洋蔥, 切丁
60 g 鮑魚菇, 切丁
黑胡椒粉, 適量
1 Tbsp 宮崎黑蒜頭美味調味醬-蒜頭風味
110 g 煮熟米飯, 事先冷藏備用
1 Tbsp 薄鹽醬油
3 Tbsp 冷凍毛豆
1 支 蔥, 切成蔥花
1 tsp 白芝麻油
.蕎麥種籽脆塊 - https://bit.ly/buckwheat-granola-zh
.花生醬評比文 - http://bit.ly/peanut-butter-taste-test
------
我常在 iHerb 上採買食材*
用折扣碼 MOK5777 享 9-95 折
http://www.iherb.com/?rcode=MOK5777
ACEfamily (植物奶、穀片、果乾)*
用折扣碼 barrelleaf 滿500折50
https://www.acefamily.com.tw/?rcode=BARRELLEAF
------
• 我的器具食材 - https://bit.ly/BarrelLeaf-Shop
• iHerb 購物 - http://bit.ly/shop-iherb-zh
------
Music by
Fiji Blue - Reasons You Should Care - https://thmatc.co/?l=603108C3
Ebony Loren - Mine - https://thmatc.co/?l=5E85782E
Kevatta - azurea - https://thmatc.co/?l=EED95170
Naomi - Osaka - https://thmatc.co/?l=C123BB07
8thDimensions - Reflection - https://thmatc.co/?l=2AF87FE3
Oscar Louis - Noodle - https://thmatc.co/?l=1B46F916
此影片由青葦股份有限公司贊助
*以上含 Affiliate links,透過連結購買能透過第三方間接贊助此站,提供更豐富優質食譜與內容,您的購買並不會有任何多的附加費用。
豆腐花出水 在 Mr.豆豆- 為什麼豆花會出水呢? 為什麼 ... 的推薦與評價
常時間靜置不動或不間斷的搖晃它. 都會使豆花易出水!!豆花本身水量就多. 它藉由凝固劑凝固.常時間存放都會稍微有出水的 ... ... <看更多>
豆腐花出水 在 奇怪...豆花失敗的原因在哪? (第2頁) 的推薦與評價
有了15元豆漿,再加上15元的豆花粉,依照說明操作,花個30元約2.4kg的豆花就搞定了! ... 另外,"用沖的方式會比較[Q] 也比較不會出水"這句是什麼意思? 不是flycode 大步驟 ... ... <看更多>
豆腐花出水 在 Re: [心得] 新入手*豆腐模+豆腐製做DIY實況圖- 看板cookclub 的推薦與評價
我也一直很想要找一個豆腐模用鹽滷做豆腐,
可惜我人在澳洲箱子更不好找, 看到這篇真的超羨慕...
我買的日本海水鹽滷包裝上有自製豆腐的食譜,
我還沒有試過, 不過可以翻譯給原PO參考一下吧~
材料(約兩件豆腐份量): 黃豆(2杯, 約300g)、100%海水鹽滷(20cc)
做法:
1/ 黃豆先洗乾淨以6杯清水浸泡, 夏天需時半天, 冬天則可泡一整天
2/ 以浸泡後黃豆同等份量的清水, 用強力攪拌機將黃豆打碎, 攪拌需時約2分鐘
3/ 以大鍋煮沸6杯清水, 然後將步驟2成品加入, 邊用木勺子攪拌邊用大火煮滾,
然後轉成小火煮約8分鐘
4/ 以濾袋將豆渣和豆漿分隔
5/ 20cc 100%海水鹽滷加入80cc清水淡化5倍(即原本100%鹽滷變成20%鹽滷)
6/ 豆漿以小火加熱, 不停攪拌鍋底直至豆漿溫度升至攝氏70-75度後關火
7/ 一邊用木勺子在豆漿中劃十字, 一邊將一半份量的已稀釋海水鹽滷加入,
慢慢將兩者均勻混合後, 再逐少將剩下的已稀釋海水鹽滷加入,
盡量小心不要產生任何雜質(註:相信這裡指的應該是不會看到豆腐腦出現,
才能做出水嫩的豆腐), 直至豆漿開始變透明即可停止加入鹽滷,
蓋上蓋子靜置10分鐘
8/ 以勺子將已凝固的豆花盛入墊好布巾的豆腐模中,
蓋上蓋子後以1杯清水當成重物置於蓋子之上, 靜置約30分鐘
9/ 將豆腐模放入水中脫模後即成嫩滑豆腐
簡單來說這個食譜是建議用1:2的比例製作豆漿,
原PO用1:4似乎不夠濃(話說我自己做來喝的豆漿也已經1:3了...)
然後不能用滾燙的豆漿沖進鹽滷中, 因為這樣會產生大量雜質,
就是原PO豆腐不夠水嫩的根源
所以要吃水嫩的豆腐, 第一步是做出水嫩的豆花
※ 引述《babucar (沒有為什麼)》之銘言:
: 有圖網誌版: https://www.wretch.cc/blog/babucar/16833686
: ----------------------------------------------------
: 肖想很久的新玩具-豆之味豆腐模,雖然一直知道哪裡有在賣,但總覺得運費
: 跟售價不成比例,$480的模子要收$80的運費,吼~精打細算的媽媽怎
: 麼可以接受。沒想到那天去環球購物遇到新設櫃,馬上掏出卡片把豆腐模帶回
: 家。
: 裡面有-布巾1條、黃豆1盒、鹽滷6g
: 再加買必用道具-鹽滷1盒150g-$60
: 1、首先要先煮豆漿:黃豆泡水,漲大1倍以上後,用豆1:水4的比例用果
: 汁機打碎,過濾後煮滾。
: 2、(左上圖)鹽滷調冷水放入深鍋,將滾燙的豆漿拿高直接沖入鍋中,靜置
: 20分鐘。
: 3、(右上圖)布巾攤開平放豆腐模中。
: 4、(左下圖)將2產生的豆腐腦倒入豆腐模。
: 5、(右下圖)蓋上蓋子,用重物將水分壓出來,靜置20分鐘後取出。
: 我用2公升豆漿+6g鹽滷,做出來的豆腐只有市售的一般厚度,份量應該再
: 加倍才會剛好,翻面後就會看到豆腐的方塊格,超有感覺。
: 實際口感比較接近油豆腐,黃豆香氣非常濃厚,但是以鹽滷來凝固,似乎很難
: 像市場買的豆腐那麼水嫩(有人知道撇步嗎?),旁邊還有一塊煮豆漿時撈出
: 來的豆皮,2款都是直接沾醬油就超好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64.187.173
我買的海水鹽滷是液態的, 就像海水一樣, 我相信你把你說像粗鹽的鹽滷加水成液體後,
應該就跟我買的很像了, 唯一不同是濃度而已
豆漿的所謂毒其實是生黃豆中的成份, 煮熟了就沒問題,
有人說剛開始煮豆漿時出現的泡沫就是這些「毒」還沒消除的狀態,
只要煮到泡沫自然消失就是熟了, 可以吃了
做豆腐用的豆漿一定要濃, 比平常喝的還濃, 所以你用1:4的比例,
再怎麼煮最多也只會濃縮成1:3左右吧, 黃豆的成份始終不夠多,
所以還不如加少一點水, 可以不用煮那麼久, 直接用1:2的比例來做吧 ^^
軟硬主要應該取決在凝固劑的多少和使用方法吧,
如果豆花是嫩的, 做出來的豆腐就是嫩的,
剛剛找到一篇比較詳盡的豆花製作網文(https://www.hopemarket.com.tw/?p=3569)
內容提到一般市售豆漿濃度大概是4度至5度,
而雖然濃度在5度以上的豆漿已經可以做豆花, 但做豆腐豆皮則需更濃,
濃度要達8度以上, 做嫩豆腐則更要高達12度以上,
由此可見, 並不是豆漿做得愈濃, 做出來的豆腐就會愈硬的,
你的觀念並不正確
我們這樣想好了, 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
豆漿裡有的原材料只有黃豆和水,
你用豆漿製成豆花, 加的也只有凝固劑, 而水是不會被凝固劑凝固的,
被凝固的是黃豆中的蛋白質, 所以如果你凝固做得好,
出來的豆花不會是蛋花湯一樣充滿雜質的,
而是像上述連結中的一樣一至性非常高的狀況,
被鎖住的水份應該會很高, 而不是豆花中只有沉澱的黃豆蛋白,
水份大部分都已經分離出去
也就是說, 凝固做得好的豆花, 應該是沒什麼水被分隔出來的,
如果你的成品是很明顯分成兩層, 要倒掉的水很多, 下面的豆花都碎碎的,
就是凝固這個步驟出了問題
把豆花用布巾包起來再加壓, 只是將豆花的外型改變,
你用已經沒有很滑嫩的豆花去做, 得出來的也只會是粗粗的成品,
不會因為你改變了豆花的形狀, 口感就跟著改變啊....
這也是為什麼我翻譯的食譜中, 所需要用的重物其實並沒有很重,
因為其實豆花做得好, 送進豆腐模中的基本上都是已是水嫩的豆腐,
就只差形狀不是方形, 隨便壓一下讓它固定成方形就可以了,
壓並不是為了把水份都榨乾, 所以根本不用太重
不用加壓的嫩豆腐, 做法是直接用布巾包住一包豆花放著,
它就會自然成形, 為什麼呢? 答案還不是跟上面說的一樣,
因為它只是將豆花形狀改變, 就已經是豆腐了
送進豆腐模或布巾中的豆花, 其實原本就已經是嫩豆腐了,
只是形狀不一樣
你說嫩豆腐會出水, 當然會出水啊, 因為水份都在凝固的步驟中鎖在豆花裡了,
所以豆花放久了一樣會出水, 但你似乎弄錯了一點,
豆腐會出水並不等如說它的原材料豆漿比較不濃,
我們這樣想好了
假設被凝固的黃豆蛋白都像人一樣有兩隻手, 嫩豆腐的狀態蛋白們都是張開雙手,
彼此牽著中間預留了很大的空間去收藏水份;
而硬豆腐的蛋白們都比較老了, 手張不太開, 所以水份可以藏身的空間也比較少,
所以相同濃度的豆漿, 做成嫩豆腐的體積應該會比做成硬豆腐大,
而做成硬豆腐所需要丟棄的水份會比較高,
不過兩種豆腐一併放著, 嫩豆腐會出的水應該比較多, 因為它本身就含更多水份
至於豆皮, 只要煮過豆漿的人都會挑過豆皮,
無論多淡的豆漿它都是有黃豆做成的, 久煮表面當然會結皮,
那些都是凝固的黃豆蛋白, 所以有人說煮豆漿不要一直挑豆皮,
不然豆漿會愈煮愈稀, 所以你也不能說因為你有挑出豆皮,
你的豆漿就很濃....
※ 編輯: daisaimao 來自: 115.64.187.173 (10/22 06: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