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與溝通,重要關係的相處之道💛
#課程正式上線 #有新折扣碼baby200
🔆課程由此去:http://go.hoost.tw/3jgryh
經過了半年的籌劃到錄製,我的線上課程『覺察與溝通,重要關係的相處之道』在今天(7/1)正式在 Hoost Podcast上線了!
.
回想一開始接到合作邀約,覺得很有趣,也會是一個新的嘗試,很快的就著手規劃了。雖然本來就知道不會是太容易的過程,然而真的在規劃與錄製時,發現要把知識和經驗整合成課程,非常燒腦。往往都是在夜深孩子睡了後,我開始一步一步把每一集的文字和圖表整理出來,思考著用怎麼樣的例子可以讓學員們都更好理解我想要傳達的觀念,推論著不同集之間的邏輯與關聯該怎麼銜接,非常感謝 樂在聲音工作室 SSStudiofly在錄製過程中所有的提醒和協助,原來講話聲音要不分岔也需要鍛鍊!
.
這一個半月來,我們一起經歷了在不安中過生活的方式,充分的和家庭膩在一起,這樣的朝夕相處考驗著原先人與人關係的 #鍵結方式 和個人 的 #情緒調適方式,同時也考驗著 #面對真實自我 的方式。頻繁的互動可能更凸顯了原先關係中被壓抑的問題,當問題產生時無處轉移注意力又可能更加劇了彼此負面情緒的程度,於是產生了語言甚至是行動上的衝突。冷暴力,惡言相向,甚至是關係的斷裂,家庭暴力等,都是我們所在意且擔心的方向。
.
在疫情期間上架這堂課程,我非常希望能夠讓大家在減少出門的這段時間,慢慢收聽並且順著課程練習,包含情緒處理的方式以及溝通的技巧等,陪伴大家能夠更順利地度過和重要關係密集相處的時刻。課程包含了以下10集:
📙第一章、覺察自己與伴侶在情感上的依附模式:
1.『我們怎麼了?』釐清目前關係的癥結
2.瞭解人生早期經驗與自己情感依附模式的關聯
3.讓自己完整:療癒早期經驗
📙第二章、理解與接納情緒,並運用在伴侶關係上:
4.讓接納情緒成為接納自己的入口
5.讓自己安好:情緒修復的練習
6.理解伴侶的感受
7.從失落的關係中復原
📙第三章、學習溝通語言,優化伴侶間的理解與連結:
8.溝通不是說服:溝通的意涵
9.聽見下雨的聲音:聽見語言背後的感受
10.不批判的溝通:一起好好說話
.
除此之外,會有一集彩蛋,期待大家在收聽課程之後,有任何的問題和感想都能告訴我,我們將整理成一集來回應大家。讓我們在重要關係中覺察與溝通的體現,有好好討論的機會。
最後廣告一下,如果還沒購買但是覺得有需要的話,今天開始折扣碼 #baby200,輸入後就享有200元的折扣喔!
期待這個課程會是個開始,開始溫柔地接納自己的心情,開始用不同視角觀察彼此,開始用語言與行動軟化關係的膠著。
附上其中一集我很喜歡的圖文整理,也是很多朋友們心中的疑問,不僅是依附型態,我們也許難以在關係中感到安全,或是在受傷過後難以再度相信另一個人,我們都能夠練習從人際支持的拓展,情緒的修復,以及對於接下來關係的期待,這三方面來進行調整,找回再次信任的能力與勇氣。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件襯衫出品之對談節目《山料聊聊》本次邀請了知名Youtuber「阿翰」作為節目第八集的來賓,在影片中,阿翰一改平時搞怪的作風,以真實的自己和主持人黃山料坦白自己的愛情觀,和揭露從小被霸凌的過去。 阿翰在感情裡一再付出卻總是受傷,但付出就是他感到被愛的方式。希望透過阿翰的故事,可以讓那些在愛情裡犧...
面對真實自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讓孩子經歷「必經過程」,才能真正學習成長】
這天是我跟督導開會的日子。在蘇格蘭這裡的訓練規定,實習生每諮商六次就得跟督導見一面,聊聊實習過程遭遇到的困境。
我的督導叫做「譚雅」。
老實說,我每次等著跟他會談的時候,腦袋裡就會浮現紅色警戒裡面「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瘋狂大笑拿槍掃射的肌肉生化女戰士(不知道我在說什麼的人就算了,不用估狗,督導真的不是長那個樣子),一直到他圓潤的笑臉出現在螢幕上的那一刻,我才驚覺啊是這個「譚雅」,不是那個「譚雅」啊!
人類的腦袋真的是一個很麻煩的東西(搖頭)。
跟督導談話的時候,我有時候有預備主題,有時候隨機發揮。今天我有備而來,想要跟督導討論「諮商關係的終結」,也就是「ending」這件事。我對著螢幕上的譚雅,先交代了一下前因後果:
「就是啊,我實習的諮商中心,有諮商時數的限制,每一個個案最多可以諮商48次。我現在有一個個案,已經會談了42次,只剩下6次了。我想要談談怎麼樣幫個案做好結束這段關係的心理準備,還有我可能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於是我們開始聊起我目前對「結束」的概念和經驗,譚雅也時不時補充他自己的想法。他提到每個個案對於「說再見」這一件事的反應都不一樣,有的人會表現得毫不在乎,好像這件事情對他毫無影響,時間一到就瀟灑離開;有的人一聽到「結束」兩個字就倉皇發冷,好像你打算要拋棄他一樣。
「這些都跟個案過去和『結束』這件事的經驗有關係。」督導說,「如果他的經驗越負面,會需要越長的時間。我曾經花九個月幫一個個案準備好離開諮商,不過一般來說,我大概會抓個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幫個案做心理建設。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需要,但是把這個探索的機會準備好是很重要的。當我們意識到一件事情要『結束了』,常常會引發很多強烈的情緒,需要仔細去引導。」
「唉唷,好吧。果然是需要長一點的時間才比較周全吧。三個月確實聽起來時間比較足夠啊啊啊,唉呀怎麼辦才好。」
「怎麼了嗎?」
「我其實記得48次這個上限啦,我也記得第一次會談時我有跟個案提過。可是,恩,已經過了一年多了,而且,恩,中間又因為封城什麼的發生好多事情,我整個忘記要追蹤會談次數,是因為我同學最近剛好提到這件事才想起來⋯⋯。」
「你覺得你做錯事了嗎?」譚雅問。可能是看到我扭扭捏捏結結巴巴的,明顯很心虛。
「怎麼說,我跟個案說的時候他整個大驚。我覺得我好像搞砸了。」
我確實覺得很不安,畢竟記得這些規章是我的責任,我有提醒個案的義務,結果因為我「忘記了」,害個案必須在倉促之下很意外地結束諮商關係,這樣難道不是很失職嗎?
譚雅笑了。
「對實習生來講確實是很困難的的狀況。大家都聚焦在怎麼開始,怎麼跟個案建立關係,怎麼維持關係。雖然課堂上一直有提到「收尾」的重要性,但是沒人有那個心思去注意,往往都是當終點已經來到眼前的時候,才突然驚覺『啊,要結束了嗎?糟糕我該怎麼處理?』」
我很不好意思地搔搔頭。
「安,這是一個必經的學習過程啊。」譚雅溫和地說:「不管文獻上課堂上再怎麼反覆強調,只要你沒有實際的經驗,他們都只會是一些虛無飄渺沒有真實感的知識。正是因為個案那個大驚的表情,你才會理解「收尾」為什麼重要。那個表情會留在你的心裡,你以後再也不會忘記需要提前幫個案做心理準備。我們就是必須要經歷過這些事情才會學會的。」
.
譚雅給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語:
.
.
We all learn by doing and experiencing, not by being told.
我們都不是被道理「教」會的,而是透過實作和經驗才學習到的。
.
.
我明白,但是還是有點罪惡感:「可是,這樣個案不是很衰嗎?被迫當我的試驗品?」
譚雅看著我。
「好啦我知道,個案也會因為這個機會明白他自己看待『結束』這件事情的觀點,是一個機會讓他去檢視過去的關係,也會讓他更明白今後他希望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其他需要『說再見』的狀況,你是要說這個吧?」
譚雅笑了。
***
在閉關的時候,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發生在眼前,而且一天重複多次。不止刺眼,也很容易引發家長「這樣下去還得了」或者「這種習慣不改不行」的焦慮。
我家的例子並不是閉關限定,但是應該有很多家長也很受不了——蕃茄在早晨非常拖拉。
他並不是不會看時鐘,但是他的個性非常遵照自己的步調。出門對我來說就是,刷牙,吃早餐,換衣服,穿鞋,十五分鐘內解決。但是蕃茄就是會刷牙,哼哼歌,吃早餐,突然想到什麼好笑的事情一定要講,換衣服又哼哼歌,跟玩偶講講話,在三雙鞋子之間考慮半天,穿鞋子又哼哼歌⋯⋯只要一開口手上的動作就停下來,耗費的時間就無限延長。
搞什麼啦!!這樣是要幾點才能出門??要遲到了啊!!!
而且他不給人提醒。跟他說他現在幾點了他會生氣,跟他說他要快一點他會生氣,跟他說我們在等他出門也生氣,而且還尖叫。
「不要再提醒我了!!遲到又不會怎麼樣!!」
跟他好說歹說舉例說明,遲到會自己一個人進教室很奇怪,會錯過一開始上課的活動,會麻煩老師特地跑出來幫他開門,但是他只覺得「那有什麼關係」。
天啊!
於是每天早上我都在「提醒」跟「不提醒」之間天人交戰。提醒又是一大早就吵架,不提醒看他在那邊東摸摸西摸摸抓屁股哼小曲真的會把我憋到中風。有時候忍到後來脫口而出:「拜託一下喔都幾點了??」就前功盡棄,又是一陣衝突收場。
到底該管他還是不該管?
在〈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這本書裡提到:「我們習慣原諒或最小化別人孩子的行為,並放大自己孩子的行為。⋯⋯當孩子的行為不如我們所願時,有沒有別的事情才是升高我們心中憤怒的因素?」也就是說,其實當父母的我們,經常會因為內心裡其他的事情,導致我們無法客觀判斷自己的孩子的行為的嚴重程度。
我花了一些時間思考我到底在抓狂什麼,發現背後隱藏著「不可以添麻煩」的禁令,這個麻煩不只是對別人的麻煩,也包括對我自己的麻煩。這樣「不要給別人添麻煩」的心態,嚴重影響我看待「錯誤」的方式。只要是「錯誤」就需要花上額外的時間去「修正」,這樣就是增添額外的麻煩,所以當然要避免犯錯,難道不是這樣嗎?
這個邏輯本身確實很合理,但是我想起我在日本的經驗。
當我還在日本教英文的時候,學校的課程是全英文授課,著重在口說訓練。每一課的第一頁都是一個圖片,我們會要求學生說說看圖片裡發生什麼事。很多明明程度不錯的學生,就這樣看著圖發呆,奇怪的沈默持續了好一陣子。就算我問「怎麼了,需要幫忙嗎」,學生只會搖搖頭,然後繼續死盯著圖片。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去猜測,去逼問,才發現這些學生拼了命在腦袋裡排列組合,想要講出一個完美無缺的句子,偏偏有一些介系詞例如at/on/in/for之類的用法相當微妙,導致他們無法判斷到底應該使用哪一個才好,就直接卡在自己的思緒裡。
當我終於理解他們的困境,告訴他們:「如果你思考了半天,真的被你猜對了,下次你又得重新猜一次了。這樣不是很沒意義嗎?如果你說錯了,我們一起再重新溫習一下所有介系詞的使用時機,是不是反而可以一次釐清所有的觀念?過度在意錯誤,擔心要麻煩我說明這麼簡單的文法,結果反而讓我們失去了更多吧?」
.
We learn from doing and experiencing, not by being told.
.
當老師的我可以明白這件事,可以對學生寬容,鼓勵他們犯錯,但是當家長的我居然就盲目了。也許是因為,我對自己的錯誤並沒有給予相同的寬容吧。
我想起譚雅的微笑,還有他對我的接納。
蕃茄才五歲,對於「守時」這件事完全沒有概念是很正常的。如果我每天這樣催促蕃茄,就算我真的成功讓他從不遲到,等我一放手他一定還是故態復萌。而如果我催促了,他還是遲到,那他也無從體會遲到對他造成的影響,因為他滿腦子都在生我的氣。我想,他就是需要親身去經歷,然後從經驗當中去得到自己對於「遲到」這件事情的結論吧。
於是,我深呼吸,把自己穩定下來。不催促蕃茄,也不告知他時間。我把兩人份的早餐準備好,吃完自己那一份之後說:「我去換衣服在玄關等你」。然後就坐在門口等待蕃茄任何時間出現。為了刻意讓自己分心,我還拿出手機來滑。
蕃茄遲到了一兩天,準時一天,又遲到一兩天,到了某天下午,他發表了感想:
「我不喜歡遲到的感覺。」
「為什麼?」
「因為大家都已經在玩了很奇怪,而且我不喜歡早上自己一個人進學校。」
「那,早上的時候我提醒你好嗎?」
「好。」
那之後的早晨,溝通美好順利許多。
.
.
「我們都不是被道理『教』會的,而是透過實作和經驗才學習到的。」
.
.
閉關期間,一起學習寬心,讓孩子體會「必經過程」吧。
---
歡迎到匿名塗鴉牆留言:
[蕃茄家塗鴉牆--錯誤是必經過程](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gjufdvgaxs2mmnmp)
面對真實自我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贏,就能快樂了嗎?】#贈書🎉
我曾是一個「非贏不可」的孩子。
國中時某次演講比賽,得了第二名,我不但一點都不開心,還把自己鎖在房間裡不吃不喝痛哭一整天,甚至對前來關心我的媽媽大吼:「第二名跟最後一名有什麼不一樣!?」
聽起來非常荒謬,對吧?而且,當我真的贏得第一名,愉悅的心情也維持不到一天,就會再次被恐懼的念頭攫取:「下次沒有贏怎麼辦?」「如果下次輸了,不就代表之前的贏都是假的…」,這份想贏的心,非但沒有讓我享受到贏的快感,還導致我患有不符合年齡的胃潰瘍。
《#內在獲勝》的作者皮帕.葛蘭琪分享了她獨到的見解,上述的這種贏叫做「淺贏」,你會得到獎盃、你會實現目標,但你永遠不會感到滿足,也不會和誰建立更深厚的情誼,到頭來,就算你擁有再高的名聲地位,再多的物質金錢,你依然不快樂。
這也相當符合我所接觸到的個案們,很多都是客觀條件上優秀、美麗、富有、成功的人士,但他們的共通點就是「覺得自己不夠好」。
這種對「不夠好」的恐懼深刻地撼動每個人最基本的需求—安全感。#因為當我們認定自己不夠好,#我們就有可能不被愛、#被他人拋棄,進而你過度「努力」,瘋狂地想「贏」,為的就是證明自己夠好。
可是,你我都曉得,哪有誰能當永遠的冠軍呢?因此這份恐懼更像是永夜一般,用無垠地黑暗籠罩、控制著我們。
很少人思考過,恐懼到底來自哪裡?為什麼我們都覺得自己不夠好?
其實,擔心自己不夠好並非來自我們的「原廠設定」,你不會看見剛出生的嬰兒覺得自己很醜、討厭身上的肥肉或懊惱於比別的嬰兒笨…,這種自我厭惡及和他人拼輸贏的心態,是後天被植入的設定。
這世界的制度與規則,大多都在助長「我不夠好」的恐懼;例如「考試排名」絕對會讓所有人都不夠好,因為,就算從國小到高中都是第一名的學生,在考上台大之後依舊得面對人外有人的痛苦。
#夠好是一種感覺,#而非任何物質或情境,#所以努力是沒用的,甚至你越努力,感到不足的情緒越強烈。
我們當前的社會、學校、公司卻都沒有幫助我們練習「夠好」的感覺,沒有培養我們的同理心、不重視人際連結、低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抑或這些同理心、人際與心理的學習,目的都變成獲得物質上的成功)。
如果你人生的目的只有物質或實際的獲得(例如名聲地位),幸福真的會變成零和遊戲,他贏了就代表你輸了,這就是為何我們多多少少在滑臉書時覺得不愉快,感到嫉妒與自我厭惡。
但真正能滿足我們的是「#深贏」。那是一種在面對真實自我恐懼、看見自己的本質(即是存有與體驗)之後,為自我實現或發揮天賦所形成的欲望,而不是因為害怕被拋棄而產生的需求。
#你無需證明給誰看,#也無需幹掉誰,所以就算失敗,那也無損我們存有本身的價值,甚至你會感謝失敗帶來的獨特體悟!
我很喜歡作者說的:「輸,是留給贏家的禮物。」這本書將顛覆你對輸贏的看法,也將療癒我們被恐懼戳地千瘡百孔的心,光是翻開這本書、承認自己害怕、說出自己的恐懼,就已開始從恐懼手中拿回力量。
深深地祝福你,深深地贏。
----------------------------------------
#抽書三步驟🎁
1.追蹤本粉絲頁、及按讚此貼文
2.tag一位好友,並留言:「@___,無論輸贏,我都喜愛這個自己~」
3.公開分享此篇貼文
4/24(六)晚上7點截止,
9點左右公告一位得獎昕粉名單~
感謝 潮浪 Waves 提供
----------------------------------------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七刷熱讀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面對真實自我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一件襯衫出品之對談節目《山料聊聊》本次邀請了知名Youtuber「阿翰」作為節目第八集的來賓,在影片中,阿翰一改平時搞怪的作風,以真實的自己和主持人黃山料坦白自己的愛情觀,和揭露從小被霸凌的過去。
阿翰在感情裡一再付出卻總是受傷,但付出就是他感到被愛的方式。希望透過阿翰的故事,可以讓那些在愛情裡犧牲的敗者們知道,你們並不孤單。
在關係裡,樂於付出的人,為何總是不被珍惜?
在感情裡,習慣付出的,總成了被拋棄的那一個,獨自收拾狼狽的自己。別人嘲笑他們是愛情裡的輸家,但他們仍樂此不疲,繼續討好、付出、犧牲,既使傷痕累累,但只要可以愛人,依然感覺幸福萬分。
阿翰他一談戀愛,就卑微到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當你的好能輕易被獲得,在關係裡,你就一文不值。愛情若能分優勢、劣勢;那「阿翰」就是永遠弱勢的那一個人。
成為愛人喜歡的樣子,就算失去自己也沒關係。
阿翰他擅長模仿表演,為了逗喜歡的人開心;他假裝冷漠,只求對方別嫌自己太過熱情;他了解對方喜歡的樣子,成為那個樣子。阿翰創造的角色,他們都不偉大,但是他們對於「愛」有某種熱切的執著,既使害怕、孤單,他仍會為喜歡的人擠出一絲勇敢,只要能為對方做的一切,他會奮不顧身,如果沒辦法的時候,就搞笑吧!
如果能讓你快樂,我的傷口都是值得;
這是渺小的人,偉大的愛。
許多人說,在愛情裡卑微的人是不幸的。他們討好愛人,卻傷了自己;他們的快樂悲傷,是由愛人給予;他們努力修正自己,忽略自己真實的樣子,為了在對方廣大的世界中,佔據渺小的一角,受傷、給予,只為換來一點愛。
其實,卑微的人,是幸福的。
因為他們更容易感覺得到愛。
在愛情裡卑微的人,不是容易滿足,而是不貪心,只要一點在乎、一點溫暖,就可以快樂,他們為了維持愛情平衡,所以把自己放得低低的,讓這段感情可以和諧,得以美好。
若是遷就可以讓你快樂,飛蛾撲火的愛情,也是可以很絢麗,再一次次的受傷過後,總會找到自己療傷的方式,溫柔地、堅毅地,再奮不顧身,再相信愛情,為別人而活,也是一種幸福。
最卑微的愛情,是討好他,卻傷了自己。是你將他的感受看得比自己重要;是他的情緒牽動著你的言行;是你的快樂由他決定。
感情中的弱勢者的幸福,
建立再讓對方快樂的滿足。
一件襯衫創辦人黃山料,於訪談結束後在臉書留下感言:
(以下節錄黃山料的Facebook)
最卑微的愛情,是討好他,卻傷了自己。是你將他的感受看得比自己重要;是他的情緒牽動著你的言行;是你的快樂由他決定。愛情若能區分優勢、劣勢;那「阿翰」就是永遠弱勢的那一個。
優勢的人,一招耍賴就能擁有對方全部的好。
劣勢的人,連撒嬌都要看人臉色;委屈了也要笑臉迎人;被冷落了也不能過於積極靠近,深怕對方被嚇跑。我是不是不夠好?如何才能被他需要?委屈透了,卻還在替對方著想。想著對方舒不舒服?開不開心?卻從未過問自己快不快樂。「只要對方快樂,就是我的成就感來源」這大概是阿翰類型之「感情劣勢者」的口頭禪了。
愛情裡的劣勢者,習慣修正自己,忽略自己真實性格,成為另一個模樣。
優勢者,總是一句嘴甜的話語,就能彌補做過的所有傷害,世界繞著他們轉。當優勢者不要了,說不要就可以不要,分手是果斷,離開是瀟灑,放下是即刻完成,一個念頭,讓關係成為過去式。而劣勢者往往得花上數個月至數年才走出陰霾。
弱勢者的愛人方是,伴隨風險與痛苦,對方一轉身放棄你,對方牽動你的生活,對方一個舉動就摧毀你的幸福,風險很高對吧!
大多數人勸說弱勢者,多愛自己,多照顧自己,不過我並不完全認同。因為弱勢者的本性,就是在為愛人付出的過程中,得到自我認同,得到滿足。其實在將自己置於風險中的過程,弱勢者是幸福的。
你要他多愛自己?
不,這反而是逼迫他放棄自己幸福的可能!
誠如阿翰,我情願看他在愛裡糾結,被傷透,好幾個月放不下愛人,算命十幾次都走不出傷痛,幾個晚上陪他公園散步。我也不願看到他變成另一個模樣。因為他付出一切,傾盡所有去深愛一個人的模樣,特別動人,特別真摯。
而若他不傾盡所有,他就不是他了。珍惜自己最真實的樣貌。喜歡自己,即使自己不完美,也終將遇見一個剛剛好的人。傷你,也愛你。
影片授權: 黃山料 一件襯衫:你揮灑的城市日常風景(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2665785917085625&extid=6O0ElFeRdEVvdEtD)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面對真實自我 在 蘇珮卿 Paige S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不一樣的我們 擁有一樣的寂寞』
立即收聽:https://paigesu.lnk.to/WAALS
訂閱蘇珮卿 Paige Su Youtube頻道https://goo.gl/mLnVXp
製作人陳建騏:「蘇珮卿,她是我聽過最有靈性的音樂家,各種拍數、音樂類型,在她的身上融合。」
閉著雙眼行走的少女,猶如現實中失去方向、內心彷徨的你與我
當我們睜開雙眼,前方究竟會有什麼?
看不見的,才是這世界的最真實,而幸好我們還有品嘗的能力。
《我們都是寂寞的》
格格不入之人,內心成長轉變的共鳴之曲
對現實失望的那些時刻,我們並不孤單
你的寂寞,不只是單一ㄧ種顏色,寂寞,也可以是彩色的
彩色代表自由印記、代表性別平等,代表你可以成為任何形狀
寂寞─是領悟、是錯誤、是醒悟,也是一份禮物
無時無刻都在與寂寞相處的「我們」
當你越是追求,越感到寂寞。無論走到哪個生命階段、處於什麼樣的生活背景,人們心中總有一份不可抹滅的寂寞,寂寞可以是惆悵,也能是一份面對真實自我的療癒旅程。
製作人陳建騏的電氣編曲將《我們都是寂寞的》注入都會波西米亞情懷,當Trip hop迷幻電子碰上四拍印度音階,在蘇珮卿身上我們望見許多音樂的無限可能,反覆重複的Bass riff,吹拂著歌曲的性感氣息。蘇珮卿唱出人生平凡卻深刻的瞬間,陪伴所有寂寞的人們在困頓中遇見溫柔,在黑暗中找到希望。那些無畏的追求、夢想與失落,將串連成光點,成為一幅燦爛星圖,讓我們在寂寞中照見自己的生命。
在人生中,我們不斷的追逐自我身份的價值,為了想被認同,我們群居取暖,為了彼此連結,我們過度羈絆,被集體意識綁架的我們感到更加孤獨和落寞,但這個世界總不那麼完美,我們擁抱自我的孤獨感,在自我的空間中感受脆弱,也思考對自己重要的事,並將人生中的經歷化為自己的一部分,讓嘗試改變或是希望改變的心態,隨它去吧,也許就是這樣吧,一切都是過程呀。唯有當寂寞成為一種自在的面對,它就會是你人生中的禮物。
【我們都是寂寞的】 詞/曲:蘇珮卿
穿梭在城市的人群中
你是否和我一樣迷失了方向
所以漫無目的地往前走
有時奮力掙扎往前游
日復一日地反覆生活
渴望融入人群中被喜歡被接受
卻時常在盡歡而散之後
感到更加孤獨和落寞
也許就是這樣吧
一切都是過程呀
也許就是這樣吧
沒有所謂到達
也許就是這樣吧
這就是人生呀
Ooh ~ 我們都是寂寞的(All we want is peacefulness)
也許就是這樣吧
一切都是過程呀
也許就是這樣吧
沒有所謂到達
也許就是這樣吧
這就是人生呀
Ooh ~ 我們都是寂寞的(All we want is peacefulness)
穿梭在生命的人海中
都是領悟 都是錯誤 都是醒悟 都是禮物
【 製作Credit 】
作詞Lyricist:蘇珮卿 Paige Su
作曲Composer:蘇珮卿 Paige Su
製作人Producer:陳建騏 George Chen
編曲Arranger:蘇玠亘Chuck Su
豎琴Harp:蘇珮卿 Paige Su
大提琴 Cello:劉涵Liu hang
中提琴 Viola:甘威鵬 Weapon Gan
小提琴Violin:蔡曜宇Shuon Tsai / 盧思蒨Lu Szu-Chien
和聲編寫Chorus Arranger:蘇珮卿 Paige Su
和聲 Chorus:田曉梅Brandy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以霖 Yi-Lin Chen@大小眼錄音室Twin Eyes Studio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Simon Li@nOiz
OP:銀翼文創有限公司 Mr Wing Creative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 影像工作人員】
女主角 王真琳
舞者 陳飛宏 高敏芝 陳芯玄 黃楷杰
導演 胡瑞財
導演助理 劉芷妤
製片 謝承哲
攝影 林眾甫
攝大助 林川哲
攝二助 陳武聖
美術 李韋霖
美術執行 章淨涵
造型 李奕妡
剪輯 白欣田
調光 神雕俠侶
特效 楊峻鵬
場務 霸子
九巴 大張 輔弼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蘇珮卿 Paige Su』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u.paige/
『蘇珮卿 Paige Su』官方WEIBO
https://goo.gl/ED6GmY
『forgood music 好多音樂』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rgoodmusicTaiwan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CPOP』 官方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
本作品獲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06年流行音樂產業輔導促進計畫補助
面對真實自我 在 Cheers:快樂工作人- 【真正的成熟是「#面對真實自我」】... 的推薦與評價
真正的成熟是「#面對真實自我」】 瞭解自己,是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不能做到什麼,容許自己有做不到的事而這些缺陷則交由夥伴來彌補,為的就是不忽略自己能做的事, ... ... <看更多>
面對真實自我 在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的自我開始-許瑞云醫師X 陳怡嘉老師 ... 的推薦與評價
心念自癒力--突破中醫、西醫的心療法》在這本書裡面,不僅分享各式各樣的案例,也分享了許多人體心念的運作方式、心念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如何調整心念 ... ... <看更多>